为什么白起会被称为人屠?古代历史上和他相似的冷血屠夫还有哪些?

谢邀。
↑白起是顺应时代而崛起的人物↑
很多人都把白起称为“杀神”,“人屠”,似乎白起就是那种冷血无情的将军,其实这并不贴切,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冤枉了白起。
了解一个历史人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6 00:27:25

谢邀。

↑白起是顺应时代而崛起的人物↑

很多人都把白起称为“杀神”,“人屠”,似乎白起就是那种冷血无情的将军,其实这并不贴切,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冤枉了白起。

了解一个历史人物,一定要理解他所在的时代背景。纵观白起一生,为秦国征战三十多年,累计攻下城池七十多座,杀故超过百万!而且从无一败!如此彪炳的战绩,放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超一流的水准。

有的人说白起是沾了大秦帝国的光,这句话也对,也不对。不对的地方在于,和白起同时代的其他秦军将领没有人有这样的战绩,著名的“长平之战”,秦军要是换了别的将领,还真不一定赢。

秦军是强大,大秦帝国国力也是碾压其他国家,但绝不是堆兵打过去就所向披靡了。“长平之战”后,秦军屡攻赵国而不胜,甚至是惨败,就很好的说明了问题。

那么,白起沾了大条帝国什么光呢?其实是制度的光,尤其是秦国的军功制度。

早在商鞅变法的时候,为了把大秦帝国打造成高效的战争机器,秦国特别制定,并且坚决推行了“二十等爵”军功制度,任何一个秦军士兵——哪怕你是再贫贱的普通人:只要斩杀敌人“甲士”(相当于敌人的精锐作战部队士兵,从而杜绝滥杀平民百姓冒领军功的情况)一个首级,就可以获得一级爵位“公士”(第二十等爵位),田地一顷,住宅一座,仆人一名。

按照这种激励制度,秦国的普通士兵可以发家致富,带上家人过好日子,只要他能获得爵位就行,要得爵位,只需要军功,要得军功,需要敌人“甲士”的项上人头!

↑商鞅变法奠定了秦国强大的基础↑

所以说,白起杀敌歼敌上百万的营后,完全是这种制度催化的,不光白起需要军功,他底下的士兵更需要,你要是不让士兵们砍下敌人头颅,那就是断人财路!

“长平之战”结束后,白起做出决策,把投降的赵军土兵全部坑杀,整个战场一共死掉了赵军士兵45万多人,清扫战场时收集头颅,头颅太多以至于堆积成台,名字就叫“白起台”。

可以说,只要有战争,而且在战争中制定出类似秦国军功制这样变态的激励制度,那么,“冷

面人屠”就永远会存在。

秦军在统一六国的几十年里,有没有出现杀害平民百姓冒领军功的情况呢?史料已经不可考,但从后来的各朝代历史中,这种不杀敌,只杀老百姓冒领军功的行为,不绝如缕,根本无法杜绝,这些将领和士兵,以及发明这种军功制度的人,才更称得上“冷面人屠”的称号吧。

至少,在现有的史料里,我们得不出证据说白起是这种滥杀平民百姓的将领。而且,在白起

自刎之前,也曾有忏悔:我本来就该死,长平之战投降的几十万赵军士兵,都是被我用欺诈

之术杀死的。

人在做,天在看,杀降不详,但并不一定有报应,白起虽然自尽,但并不是为了赎罪,而是

秦昭襄王和范雎不容他。到了秦始皇的时代,秦始皇追念武安君白起的战功,把他的儿子白

仲封赏,安置在太原。

哪有报应可言?李鸿章苏州杀降,有报应吗?没有!

当年日军侵华,按照日本军队的军纪要求,如果日本士兵受到强奸被害人的指控,那么施暴的士兵就要被军纪处分,正是有了这样貌似公正的“激励”制度,直接导致日本鬼子在实施完强奸后,就把受害人杀掉,这样就没人指控了,也就不会被军纪处罚了……

所以说,任何“冷面人屠”的出现,都是背后的激励制度在作祟,白起既沾了大秦帝国军功制度的光,却也背了这个制度的锅,千百年后,他仍然极具争议,那双沾满鲜血的手,怎么洗也洗不干净了。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