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逆行倒施,恢复殉葬制度,是否真有其事?

谢谢小秘书邀请。
殉葬是指以器物、牲畜、人、俑与死者葬入墓穴,以保证死者亡魂的冥福,它是奴隶社会的一种非常残酷的制度。那时人们相信人死后灵魂以另一种形式活在另一个世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23 06:30:03

谢谢小秘书邀请。

殉葬是指以器物、牲畜、人、俑与死者葬入墓穴,以保证死者亡魂的冥福,它是奴隶社会的一种非常残酷的制度。那时人们相信人死后灵魂以另一种形式活在另一个世界中。

有人认为人殉制在殷商时就有了,汉代废止了,但朱元璋又重新捡起。

朱元璋临终前宣布传位给皇太孙朱允炆,交代他死后葬于孝陵诸事,还下达一道遗诏:责殉诸妃4字,即侍寝过的嫔妃全部陪葬。朱元璋的初衷,可能是怕自己死后再出个武则天,也可能是严防漂亮妃妃让人奸污…

《明史》载:“太祖崩,宫人多从死者。”明朝人毛奇龄《彤史拾遗记》曰:“太祖以46妃陪葬孝陵,除了2妃死在朱元璋之前,其余都为他殉葬。

《李朝实录》的记载,明成祖朱棣死后殉葬的嫔妃30多人;明宣宗朱瞻基死后殉葬的嫔妃10多人。

明英宗时代,殉葬制度再次废止。当周王朱有炖的死讯传到紫禁城时,明英宗说:王在世曾奏身后事应从俭,妃夫人以下不必从死,但当他的圣旨到时,已经有7位王妃赐死了。明英宗自己临终时前下达遗命:“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而止。”

其实,历史上的殉葬制度起起落,废而不止。

殉葬源于上古奴隶制社会,开始用活人殉葬。周朝以后推行“仁政”,实行殡葬改革,废除人殉,奴隶主死后改用土偶和草人殉葬,应该是一个社会进步。

但秦代秦武公又改回了,更是空前绝后。秦武公死时以人殉葬,从者66人;秦穆公死后,殉葬人数达到177人,陪葬者中还有奄息、仲行、针虎3位良臣,人殉制度毁了他的一世英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把六国的后宫妃嫔都弄到自己的后宫,可以想象数量之多,“后宫列女万余人,气上冲于天 ” 。除妃嫔殉葬外,还有无数最优秀的工匠,秦二世怕他们泄露陵墓中机密便将他们统统活埋。

汉朝依然妻妾殉葬,《汉书》曰:“武帝时,多取好女至数千人以充后宫,及弃天下,又皆以后宫女置于园陵”。

唐朝好像没有殉葬制度,武则天说宠幸而未生子的嫔妃出家当尼姑,是唐太宗的遗旨,但《唐史》中没找到有力的佐证。

五代十国皇帝死后,盛行其嫔妃出家为尼,为防止后宫篡权。

宋代中原政权式微,契丹、党项、女真、蒙古等民族入主中原,他们内部用活人殉葬的制度十分流行,促使中原人殉制度再度兴起。

元代是殉葬制度的高潮。《马可波罗游记》记载成吉思汗之孙蒙兀死时,送葬之途次,遇人尽杀之,其数在2万人以上 ;波斯史学家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中写到成吉思汗去世时,挑选40名出身于异密和那颜家族的女儿,用珠玉、首饰、美袍打扮,穿上贵重衣服,与良马一道,被打发去陪伴成吉思汗之灵。(图片、资料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告之,立马删除相关部分)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