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从入戏行的时间讲,那陈素真肯定是最早的,出名也是最早的,如果说按入行的戏龄讲,非常香玉大师莫属,为什么呢?一是因为常大师一生没有离开豫剧舞台,为豫剧的发展付出了毕生精力,而
泻药,这种问题我不知道是啥意思,每个观众都有自己的偶像,这是外力不可转移的。
现在观众喜欢听啥?真是唱腔优美,插浑打科,丑角戏更易被人接受,或者老是那几段老戏,还能说出生书熟戏听不腻的曲艺等理由。
看了看评论区,真是,98的老人家手机玩的贼溜,我等汗颜。不过作为98的您,你的评论恐怕不足为凭吧。
说实话,豫剧里,男的高手不多,论实力唐喜成和李斯忠是成就最高的,至于牛得草,主要是丑角。海连池是曲剧,再往后就要排李树建,王善朴。曲剧是任宏恩,胡希华。就到这里吧。
至于女中豪杰,说实话,这不是吹,不管那个角,你不到开封唱,那是差的多,就连马连良到开封,先是请了诸多人吃饭,才没折在开封,可见开封人耳朵有多刁。就像说书的不去马街。
过去第一个在开封唱响的是陈素真,然后是常香玉,小闺女闫立品。还有三鼎甲的司凤英。不过从诸多方面证据来看,陈素真是35年前成名,包括司凤英更早,常是36年后大红,诸多不说大家可能都知道。单说一件事,常在开封的成名作不是秦雪梅,而是西厢中的红娘,笔者有幸和早年间的老先生评价,豫西调的话,嗓门比较大,因为开始是武戏见长,而西厢是文戏,所以,开始虽然曲调和唱腔确实吸引人,但是从剧情到动作等等吧,缺乏应有的规整,甚至有很多老先生会在舞台下微微一笑(不知道你们知道这什么规矩?),后期常请人帮忙才稳住阵脚。直到巩县一个煤老板成立了闻香社才算是真正和陈开始打擂台。至于常求人的事,那就算了,这事咱是没听到。
直到解放后,政治的威力渐渐显现出来,陈完败,但在56年比赛还能和常平起平坐,足见陈的功力。甚至当年还有位亲戚在河南影剧院倒卖戏票,因为看不到陈素真,只能看别的,工资定的挺高,但是票价并不是最高。(可见黄牛的嗅觉和排名)。而河南在排名时是用的拼音排名,另外,据笔者所知,河南文化届常的徒弟最多,而陈差的多。所以有些东西,只要自己心中有数,不要非的计较这种无味的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