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原石的类型划分及其特征
按矿床成因分类:
1、岩山玉:也叫山岩玉,属于原生翡翠。未经过大自然的搬运和迁移,遭爱明显的次生地质改造,保留了原始山岩玉的特征,无皮、无雾,仅表面
现简而答之,抛砖引玉。 原石类型的划分,通常是以矿床类型来划分的。基本上分两大类,原生矿床产出的原石和次生矿床产出的原石。次生矿床原石又分几个小类,分歧在小类别上。
一、原生矿床原石。
这个好理解,就是没有风化过的埋于地下的翡翠原石,又称无皮石,无皮壳为它的典型特征。又称为新坑玉,新场石,其结构疏松,晶体颗粒大,硬度、相对密度低,水头差。原生矿价值通常不高。 产地有:度冒、马萨、凯苏、散卡、乱目岗等。
二、次生矿床原石。
次生原石为外力地质作用的产物,它有或厚或薄的风化皮壳。
1、残破积层原石,也即半山半水原石。以龙塘为代表,为原生矿剥蚀搬运、沉积在原生矿床附近山坡周围及支流内的残坡积沉积矿。皮厚,棱角分明,块头大。质量介于新场和老场之间。
2、第三纪第四纪砾石层中的原石。在大自然搬运过程中,原石经过充分的风化及水的浸蚀,皮的颜色多样,厚薄不一,大小不一。 沿雾露河两岸山坡阶地分布,一般质量较好,称为老坑玉或老场玉。产地有会卡、大谷地、木那、抹岗、自壁等。所谓的水翻砂原石,就是此类的代表品种。 此类原石,属水冲石范畴。原本在河道里的冲积砂层,只不过因地质运动,地势抬高,不再受水、沙子的冲刷,又经风化形成更厚的皮壳而已。
3、水石。产于现代河床冲积洪积冰积层中原石。皮薄,磨圆度好。常有特级翡翠产生,经济价值较高。产地有帕岗、摩东、马蒙、达木坎、后江等地。
4、乌砂黑皮石。原生矿床受地质动力作用即破碎、变形、错位和搓揉等产生的构造角砾岩,一般含铁较多,颜色多偏蓝或蓝绿,正绿者极少。产地为马蒙、帕岗等地。
原石类型划分及特征大体如此。主要以产出的地形地貌也就是矿床来划分。这样划分原石,方便于与平时商贸中所说的老坑新坑,老场新场,新老场相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