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出过哪些名人?

追寻将军足迹,传承红色基因。介绍1988年以后授衔的邢台籍解放军高级将领,他们是:
△张秋祥,河北邢台人,解放军中将。1943年8月生,1960年8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1年9月入党。历任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5-19 20:57:05

著名人物

妇邢(妇井阝或妇妌),商武丁之妻,即司母戊大方鼎祭祀的主人妣戊。地位仅次于妇好,多次率师远征,同时管理农业和内政。封地为井方,即河北邢台。

纣:《史记》载,商纣王在沙丘大兴土木,建苑台,置鸟兽,设酒池肉林,使男女裸体追逐游戏,狂歌滥饮,通宵达旦。据《广宗县志》记载,广宗全境地势平衍,土壤概系沙质,到处堆积成丘,故古名沙丘。

祖乙,名滕,一作胜,商王河亶甲之子,商朝第十三任君主,庙号中宗。 商祖乙九年,迁都于邢 (今河北省邢台市), 祖乙任用巫贤为相,并出兵平服兰夷、班方等国,让商朝国势再度兴盛。

赵氏孤儿:晋景公年间,权臣屠岸贾杀赵盾全家,赵家门客程缨与公孙杵臼用程缨亲子置换救出赵朔子赵武,后由程缨在邢台市赵孤村抚养成人,并最终杀死屠岸贾。此后,赵武主持晋国国政,使晋国继续保持霸主地位。

扁鹊:中国传统医学的鼻祖,姓秦,名越人。赵简子为了答谢扁鹊治好其病,将内丘蓬山周边土地赐予扁鹊。

赵襄子:赵武的三世后人,赵简子之子,晋国六卿之一。(六卿为:范氏、中行氏、智氏、赵氏、魏氏、韩氏)。与魏桓子和韩康子联军战败智伯(智瑶)后,而三分晋地。公元前四零三年,周威烈王将韩、赵、魏三家封为诸侯。三家诸侯国并列为战国七雄之一。

豫让:《史记·刺客列传》记载,智伯甚尊门客晋人豫让,及智伯为赵襄子等所灭﹐豫让立志报仇,两次行刺未成而自杀。自杀前﹐求襄子服击之﹐襄子大义之﹐乃使使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至今仍存有豫让桥地名。

赵武灵王:公元前三四零年至公元前二九五年期间为赵国国君,推行的“胡服骑射”政策,使得赵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并在信都定期大会诸侯。(《太平寰宇记》)。

鬼谷子:姓王名诩,为纵横家之鼻祖。著作有《鬼谷子》及《本经阴符七术》。顺德府志记载云梦山为鬼谷子修行授徒地。杰出的弟子有:苏秦、张仪、孙膑与庞涓。

赵武灵王赵雍(约前340年—前295年),战国时期赵国君主,在位时长期在信宫(今邢台)处理国家大事。据《史记》记载,十九年正月,(赵武灵王)大朝信宫(邢台),召肥义与议天下,五日而毕,遂下令胡服骑射,胡服骑射改革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前295年去世于沙丘宫(邢台广宗),谥号武灵王。

李牧(?-前229年),柏人(今邢台隆尧)人,战国时期赵国军事家,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封爵武安君。李牧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杰出的将领之一,其匈奴之战和肥之战是联合大兵团作战和围歼战的范例。

刘秀:公元25年,汉光武帝建武元年称帝于鄗(今柏乡北)。

赵云:字子龙,常山澄底(今临城石城)人,三国时期蜀国名将。

张角、张宝、张梁三兄弟,钜鹿(今河北宁晋县)人,成立太平道并领导了黄巾起义。

张禹:字伯达,赵国襄国人(今河北邢台)。大司农,太尉,迁太傅,录尚书事,安乡侯。

魏、晋、南北朝

郭女王:即文德郭皇后,魏文帝曹丕的皇后。

石勒:奴隶出身的皇帝。公元330年,石勒称帝建后赵。

张宾:字孟孙,内丘人,后赵大臣。杰出的谋士,其一生“机不虚发,算无遗策,成勒之基业,皆宾之勋也”(《晋书·张宾载记》)。

崔浩(?-450年),邢台清河人,北魏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官至司徒。崔浩是南北朝时期第一军事谋略家,他辅佐北魏成功败胡夏、灭北凉、击柔然,对促进北魏统一北方做出了贡献。

李春、李通兄弟:为邢州尧山(今邢台隆尧)人,于隋开皇至大业年间(公元595——605年)修建赵州桥。

罗士信:罗士信被刘黑闼俘虏,死于邢台平乡的周西坡。《说唐》中的罗成以罗士信事迹为原型。

魏征:魏征字玄成,邢州巨鹿人。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

宋璟:祖籍邢台南和。唐代四大名相之一,与房玄龄、杜如晦、姚崇齐名,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

孙伏伽:清河人,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壬午科状元。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

张遂:法号一行大师,又称僧一行,河北巨鹿人。天文学家,发现恒星运动的第一人,测量地球子午线第一人;并制造了世界上最早的计时器,浑天铜仪和黄道游仪;还编写了《大衍历》。

五代十国

李存孝:五代第一猛将,晋王李克用养子(十三太保),邢州节度使。被李克用战败俘虏后,押解回太原,用五马分尸的酷刑处死。

郭威:后周太祖,邢州尧山(隆尧)人。

柴荣:周世宗,邢州尧山(隆尧)人。后周太祖郭威的内侄和养子,灭佛皇帝。

孟知祥:后蜀高祖,字保胤,邢台县人

孟昶:初名仁赞,字保元,后蜀末代皇帝,孟知祥的三儿子。

范质:威县人。历经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六朝,五朝为官,两朝为相。著有《范鲁公集》、《五代通录》等。

宋慈:法医学的开创者,祖上从河北顺德县迁到浙江建德县。(《宋经略墓志铭》)。

刘秉忠:原名侃,字仲晦,号藏春散人,邢州五杰之一。政治家、元曲作家、阴阳风水学家和建筑专家。

郭守敬:字若思,邢州五杰之一。天文学家、水利学家、数学家和仪表制造家。

郭守正:郭守敬之弟,二十四孝可能编者之一。“坊间所刻《二十四孝》,不知所始。后读《永乐大典》,乃是郭守敬之弟守正集。”(清韩泰华《无事为福斋随笔》、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辞典》、商务馆1979年修订本《辞源》、台湾版《文史辞源》。)

邢州五杰:又称紫金山五杰。邢州学派刘秉忠、张文谦、郭守敬、张易、王恂等五人曾在邢州紫金山书院学习和研究,故史称紫金山五杰。

郭伯玉:郭守敬的后代,“珠盘之法”的创制者(《古算衍略》)。

白圭:1465年,时任工部尚书,主持重建承天门。1651年,修复后的承天门改称天安门。

王本固:字子民,邢台县人。历事嘉靖、隆庆、万历三朝,伟节丰功,昭人耳目。 小黄河的修建者。

曹鼐(1402年-1449年),邢台宁晋人,明朝状元宰相,宣德八年(1433年)成癸丑科状元,官至吏部左侍郎、内阁首辅(宰相)。正统十四年(1449年)随英宗亲征,在土木堡之变中遇难。赠少傅、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谥文襄。英宗复位,加赠太傅,改谥文忠。

赵三多:又名洛珠,字祝盛,威县人。义和团首领,提出“助清灭洋”。

景廷宾:号尚卿,广宗人。义和团运动后的农民起义领袖,提出“扫清灭洋”。

魏裔介(1616-1686年) ,字石生,号贞庵,直隶柏乡(今邢台市柏乡县)人,清初大臣。顺治三年进士,官至太子太保、吏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太子太傅等职,谥文毅。魏裔介入阁办理国家大事时年仅40余岁,须发皆黑,称为“乌头宰相”。史称“清初相业,无出其右者” 。

现代

王宝强:知名男演员

尚小云(1900年一1976年),名德泉,字绮霞;邢台市南宫县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大师,中国现代京剧代表人物之一,尚派艺术的创始人,与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并称京剧“四大名旦”。创造出了“文武并重,歌舞兼长,清新英爽,洒脱大方”的京剧尚派艺术。

徐冰(1903-1972),原名邢西萍,邢台南宫人,曾任中央统战部部长,是周总理在统战方面工作的得力助手,后任第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副国级),是建国以来邢台籍的党和国家领导人。

任仲夷(1914年-2005年),邢台市威县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驱,邓小平麾下的2位改革元勋之一。邢台市解放后的第一任市委书记兼市长。建国后历任黑龙江省委书记、辽宁省委书记、广东省委书记等职。1980年,邓小平同志点将任仲夷主政广东,5年间将广东省由经济排名23位变为全国第一。

董振堂(1895—1937),字绍仲,邢台市新河县人,原红五军军长,是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历任红五军团副总指挥兼13军军长、红五军团总指挥。率部参加了赣州战役、漳州战役以及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的几乎所有战斗,被毛主席赞为常胜将军、坚决革命的同志。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