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杀俘事件是李鸿章所为,电影《投名状》中也表现出来了,那么他为什么这么做?

苏州杀俘又叫苏州杀降,是指李鸿章在答应太平军郜永宽、汪安均等人投降以后又将他们杀死之事,然而此事并非单纯的李鸿章要出尔反尔,更不是电影《投名状》里因为粮食的原因。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5-23 00:30:50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苏州杀俘的原因有很多,但根本上就是李鸿章耍流氓而已。

当时苏州久攻不克,慕王谭绍光率部拼死抵抗。

但谭绍光部下的8将认为太平天国大势已去,南京被围多时,肯定是守不住了。

苏州孤城一座,或早或迟还是会被占领。

于是,8将在1863年11月28日开始和李鸿章接触,表示愿意投降杀死谭绍光,但需要优待条件。

1月4日,双方达成一致条件。

8将下手,杀死谭绍光,开城投降。清军立即进入苏州,诛杀了谭绍光部下1000多人。

6日,8将被李鸿章诱捕杀死。清军随后再次杀入苏州城内,诛杀8将的余党。

杀死人数不明,一说高达2万人!

杀死8将原因,主要是李鸿章试图耍流氓,赖掉之前的许诺。

8将掌控2万部队,又杀死主帅谭绍光,当然不可能不提条件。

一般认为8将提出了关于必须给很高官爵,必须保存部队,留下一半苏州城由他们驻扎等要求。

他们自认为拥兵自重,李鸿章也不敢把他们怎么样。

但当时南京已经被湘军团团围困很久,城破是必然。

而苏州也坚持不了多久,一旦苏州被占领,李鸿章面见只剩下常州一座城,等于仗就打完了。

现在苏州8将既然投降,下面又不需要打大仗了,他们就没有利用价值了。

此时,8将竟然提出各种在李鸿章看来无法接受的条件,摆明了就是寻死。

李鸿章本来也没准备答应他们这些条件,不过是诱骗他们投降以后再收拾他们。

既然此时这8将还狮子大开口,又拥兵自重,那么李鸿章为了保证安全,干脆就将他们除掉,在诛杀他们的部下以保证安全。

在当年来说,满清军队屠城也不是一两次了,连老百姓都杀,杀死几个俘虏算得了什么。

有意思的是,李鸿章杀死俘虏以后,作为中间人和担保人的常胜军的统领戈登大怒。

这个英国佬认为,军人必须守信用,不然不就是土匪吗?

他拿着手枪,一定要和李鸿章决斗!李鸿章不在军营之中,正在筹备苏州的入城仪式。听说戈登要找他决斗,顿时慌了神,于是躲了起来。而戈登却带兵四处寻找李鸿章,一定要将他逮捕到英国。由于找不到李鸿章,戈登甚至扬言,要和清军开战,要将苏州还给太平军。

为了安抚戈登的情绪,清廷还专门送给他白银一万两以及银牌一枚。谁知戈登看都不看一眼,直接将其退回。对于李鸿章惹怒“洋大人”的行为,清廷却表示了赞许,认为他屠杀俘虏,做的很对。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