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女生嫁给南方人是种什么体验?

我是东北的,老公是福建的,嫁过来十多年了,对于这个问题,我来谈谈自己的亲身感受。
一、气候方面的体验:刚来的时候特别不适应,夏天高达40度左右的天气热的我抬不起头来,毕竟那些年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25 16:54:24

我从西藏嫁到湖南的那年,由于不懂方言,与人交流比较困难。爱人为了让我尽快地融入生活,特意带我走亲访友。

先去他姐家,老远就看见姐姐家门口有一大花狗守门,爱人冲它喊道:“花巴,听话,别叫。”我听了有点奇怪,问爱人:“一条狗叫它小花好听些,为啥叫花巴,听起来不雅。”爱人立即辩解道:“我们这对狗称呼都是这样的,有的人家养的白狗,就叫它白巴,灰的就叫灰巴……叫花巴听起来是俗,但这样叫是对它的呢称。”我总算听明白了,原来“巴”是呢称。

进屋之后,爱人一一作了介绍,当一个小男孩从外面跑进来叫爱人一声舅舅后,爱人指着我对他说:“快喊舅妈。”然后又向我介绍:“这是外甥,叫黑巴。”我一听乐了:嘿,这巴字还真管用,不仅可管动物,也可用于人名。于是我也叫了声黑巴,表示了我对他的喜欢。我觉得这方言既好学又好笑。在我的老家,说话带“巴”字是极不文明的,而在这里,却是一种呢称。

从姐姐家吃饭后出来,爱人突然想起什么似的说道:“我的杯巴忘了,你等我,我去拿。”这下我糊涂了,不知道他忘下了什么,直到他从屋里拿出茶杯时我才恍然大悟。看来巴字的能耐比我想象的要大得多。

于是我也融会贯通,结果闹出了大笑话。那天,爱人带我去他姑妈家,当我看见他家后院养着一大群小鸡时,不由赞叹道:“姑妈,您真不简单,养这么多的小鸡巴。”姑妈及家人稍愣片刻后,大笑不止,爱人更是笑得眼泪都出来了。我茫然不解,不知道我哪个地方说错了。

回家以后,爱人才告诉我:“以后可不能乱用巴字,我们虽然称呼人的时候用巴字,象山巴、强巴、辉巴……但仅限于叫男性,女性的名字后面不可能用巴字。记住,‘J巴’是脏话,它是指男人的老二 。”说着他比划了一下自己身体的那个部位。经他解释,我一下羞红了脸,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怕见姑妈一家人。

半年之后,我已基本上能听懂这里的方言了,就是有的时候不会用。比方,对父亲叫爸爸,只要是中国人就没人听不懂。而这里的“ba ba”因发音和语气不同,赋予它的意思就完全不同。对于年糕饼干包子馒头之类的食品,一概称之为“粑粑”;对粪便脏污之类的东西,统称为“巴巴”,是不是这两个字,我也无从考证。反正,爸爸、粑粑、巴巴是孩子最初接触最多的三个词。关键的是,我经常弄错,不是把“粑粑”说成“巴巴”,就是把“巴巴”说成“爸爸”。被人家笑话了好多次。

我之所以学说方言,一来是为了和他们好打交道,二是怕别人一听我口音不同喜欢刨根问底。学说了这么半年之久,不但没学好,反而闹了不少的笑话,就像邯郸学步一样,学到最后什么都不是了。

不得已,我只好又改说普通话。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