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笔下的战神哥舒翰,为何败给了忌惮自己的安禄山?

感谢小秘书迟来的邀请。
唐朝不愧是我国古代最为开放的朝代,涌现出许多少数民族将领,如:突厥人执失思力、阿史那社尔、哥舒翰,铁勒人契苾何力、仆固怀恩、浑瑊,百济人黑齿常之,高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15 17:30:54

感谢小秘书迟来的邀请。

唐朝不愧是我国古代最为开放的朝代,涌现出许多少数民族将领,如:突厥人执失思力、阿史那社尔、哥舒翰,铁勒人契苾何力、仆固怀恩、浑瑊,百济人黑齿常之,高句丽人高仙芝,契丹人李光弼,安西胡人白孝德。

哥舒翰是西突厥别部突骑施首领哥舒部落人,父亲为突厥人,母亲为胡人,世居安西,唐玄宗时期名将。

哥舒翰的战功主要来自与吐蕃作战,迎合了唐玄宗开疆拓土的爱好。历任右武卫将军,充当陇右节度副使、都知关西兵马使、河源军使;功拜特进、鸿胪员外卿;后又加封开府仪同三司,兼任河西节度使;进封凉国公、西平郡王;又拜太子太保,兼御史大夫。

安史之乱时,哥舒翰被起用为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赴潼关拒敌。此时的哥舒翰已经烈士暮年,时时醇酒美人相伴,已经失去年轻之时勇于进取的雄心。曾因洗澡导致中风,落下半身不遂的后遗症,只好回京闭门养病。

面对唐玄宗的任命,哥舒翰以身体原因极力推辞,最后还不得不接受皇命。在据守潼关过程中,哥舒翰因身体原因将部队交由行军司马田良丘主持大局,结果致使军中号令不一;加上哥舒翰驭军“严而不恤”,唐军士气低落,人无斗志。

加之,叛军势头正盛。面对如此局势,哥舒翰采取固守潼关策略,叛军主力对潼关发起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延续半年之久,都劳而无功。可是唐玄宗以“贼方无备”为由,催促哥舒翰出关迎敌,使者“项背相望”。哥舒翰只得“恸哭出关”,使哥舒翰遭到平生未有的失败,他常胜将军的声名,也因此付诸东流。哥舒翰被自己提拔起来的蕃将火拔归仁劫持起来,投降了叛军。安禄山见到哥舒翰后,非常重视;哥舒翰也主动投降,请缨招降其余唐军将领,结果其余将领根本不鸟哥舒翰,安禄山很失望,只得将哥舒翰圈禁起来。后来,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杀害,安庆绪在洛阳称帝,唐军反扑收复长安和洛阳,安庆绪在逃往邺城之前将哥舒翰等三十余名被俘唐将全部杀。

总之,哥舒翰不是忌惮安禄山,主要是被富贵消磨掉斗志,失去了昔日的雄心。一位曾经征战沙场的悍将,沉迷在温柔乡里,开始怕死了。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