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字是由像形文字演化而来,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汉字的数量来看,多达几万个,其中不少是同义字,可见参与创造汉字的不可能是由某一人单独完成的,究竟是谁创造了汉字,难以下定论
文字肯定不能是由某一个人创造的,必定是某一群人,然后由一个具有权威的人出面做归纳、汇总、推广,正如秦始皇统一后下令六国“书同文”一样。
许慎《说文解字》中说:“及神农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公以乂,万品以察。”
《世本·作篇》说:“黄帝使仓颉作书。”
《淮南子·本经训》中也有:“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关于“苍颉造字”的记载太多太多了。所以这个做归纳推广的人很可能就是苍颉。除了史料上的记载,实物方面还挺难验证的。苍颉所在的时期大概是公元前4500年前后,所以,我们可以根据这个线索大致推断一下。
带有文字(刻画符号)的文化遗存目前已经发现了很多了,比如大汶口文化,恰好就在那个前后。
大汶口文化带有刻画符号的陶尊
大汶口文化距今约6500—4500年,延续时间约2000年左右
带有表示“日”和“山”的符号的陶尊(山东莒县陵阳河遗址出土)
值得注意的是,陶尊上代表“山”的符号和甲骨文中的山是很接近的。(当然考古学家在认字的时候是反推的,但至少这个一致性还是值得注意的)
甲骨文的“山”字
带有表示“树”的符号的陶尊(山东莒县陵阳河遗址出土)
仰韶文化中带有文字的陶片
再比如更早的,距今约7000-5000年的仰韶文化,所处的时间点也是相符的。仰韶文化出土了大量的带有刻画符号的陶器、陶片。
在我看来这些就是文字,只是我们读不懂罢了,不能因为我们没有成功解读就判定那不是文字,至少也算是简单的文字吧。而后面比较成熟的甲骨文,那肯定不能算是最早的文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