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养老金怎么算的?

我们国家从来就没有退休养老金的,35年和40年的档次之分。
2014年9月之前,我们国家事业单位的退休制度是35年以上,按照90%计发本人的基本工资。40岁以上也就,白工龄长了。
国家为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19 05:56:32

计算养老金有专门的公式。

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后,城镇职工退休时基本养老金的计算巳经不再按档位计算了。

大家知道,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前,城镇职工在计算退休工资时的确有工龄5年一档的做法。工龄的不同档位对应退休前的档案工资不同的百分比,一般20年档、25年档、30年档、35年档、40年档之间领取的退休工资相差5%左右。

这一做法随着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而结束了。工龄的内涵巳成了缴费年限,职工退休计算养老金时统统以缴费年限为准,缴费一年算一年,不再有挂档之说。在职时如果没有参加社保并缴纳养老保险费,你有再多的工龄也没有用。

当然了,如果你是国家承认的正式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的工作年限可以算作视同缴费年限,不但退休时你的实际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一起用来计算养老金待遇,而且还可以领取一笔过渡性养老金。

具体计算公式为: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其中: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x缴费年限x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内养老金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退休为195;55岁退休为170;60岁退休为139);

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x指数化视同缴费基数x视同缴费年限x1.3%或者是1.4%。

从三项计算公式可以看出,职工退休时能领取多少养老金,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退休时所在地的社平工资、缴费年限、缴费金额、缴费基数、个人账户储存额、退休年龄等。

我们养老保险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通俗地说就是缴费年限越长,退休待遇就越高;缴费基数越高,领取的养老金就越多。

在同等条件下,一个有着35年缴费年限和一个有着40年缴费年限的人之间,退休时的养老金还是有差距的。因为两人之间不但相差5年的缴费年限,也相差了5年的社平工资和个人账户储存额。一般来说养老金的差距会在5%到10%之间。

由此可见,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后,不管你是什么类型的职工,也不管你在职时有什么职务和职称,你的基本养老金都是随着缴费年限、缴费工资、缴费基数、社平工资的增长而增加的,而且是个逐渐提升的过程,巳经没有什么35年、40年档位之说了。

以上就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后中人养老金的计算方法。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