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又给我们出了个有争议的话题。
说该揍,学校里老师对学生骂不得打不得,要和谒可亲,柔声细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要春风化雨,精诚所至。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体
谢谢您的邀请。很高兴与您探讨关于该不该打孩子的问题。
我的观点是:孩子必须管,适当地严厉些是必须的,有的时候打孩子也是一种必要的教育方式,目的是让孩子长记性。但是要控制情绪,注意分寸,别失手把孩子打坏了。
现在,请您做几次深呼吸,让自己慢慢静下来消消气。我能理解,若不是把您气急了,也不至于到了动手打孩子的地步。
所谓“恨铁不成钢”,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懂事听话有出息。摊上不省心的孩子也别急躁,更别气馁,要相信找到对的教育方法,孩子就会有变化的。
首先,说到对的教育方法,根据您的描述,我分析您家的问题出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家长的教育口径不一致。
很多家庭都是这种情况,一个管孩子,一个唱反调。人都是有趋利避害的本能的,如果家长口径不一致,孩子必然会选择反感管他的人。这样很容易把孩子管夹生了。
2、家长的教育目标不一致。
家长对孩子的关注点放在哪,就会对孩子在哪个方面有影响。家长要求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没毛病,但是不能对孩子的学习不上心。特别是在孩子比较小的时候,一定要早管,不然大了会很难改变的。
3、家长的榜样示范作用没做好。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爸爸不能缺席。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爸爸对孩子的影响是妈妈不能代替的。即便是工作很忙,也要尽可能地多抽些时间陪孩子。
其实,细算算,我们一生能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是很有限的,如果错过了就再也没有补课的机会了。好好珍惜吧!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孩子的问题。
1、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孩子做题马虎、写字不规范,这些都是跟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有关的。家长没有帮助孩子没有从小养成做事认真、遵守规则的意识,呈现在学习上就会是这样。不是不会,就是不能全对。
建议您要注意训练孩子写作业要工整,并且要让他自己检查作业,还要奖惩分明,错题要适当地惩罚一下。全做对了可以允许孩子多玩一会儿或者其他的鼓励。
可以跟孩子一起准备一个错题本,把每次写错的都整理在一起,鼓励孩子要让写在错题本上的错题越来越少。
2、孩子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这跟人品是同样性质的。有的人一辈子做事马马虎虎,不求甚解,不求上进,所以一生碌碌无为。
孩子如果对自己很放纵,对学习知识没有端正和严谨的态度,对完成功课没有规范和严格的要求,久而久之,就会对学习不感兴趣,最终发展到厌学。
3、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这个问题可以跟您先生沟通,陪孩子下棋是个不错的办法,而且开发智力。家长还可以带孩子参加打乒乓球、做手工等动手又动脑的活动,弹琴、学画画、写书法也是不错的选择,还能纠正孩子书写习惯。要征求孩子的意见,确定下来了就要坚持下去,而且项目不要贪多,量力而行吧!
关于孩子粗心,您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个规划,安排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让他每天负责检查煤水电阀门是否关好;负责做一些小家务,扫地、捡碗、倒垃圾、浇花等等都可以;跟他设计作息时间表,然后按照计划检查验收,并有奖惩措施……这样做还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哦。
总之,教育无小事,处处皆教育。管孩子不一定都要打,但是该打的时候也不能太迁就。家长要有耐心、有信心、有恒心,相信孩子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帮助、有启发。
(文中图片来自于网络)
——End——
我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 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馨语】,非常愿意与朋友们探讨交流有关教育和心理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