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不见的客人》之后,《海市蜃楼》还能延续辉煌么?

《海市蜃楼》是西班牙导演奥里奥尔•保罗自豆瓣8.8分神作《看不见的客人》之后又一悬疑力作,影片相比上一部作品,不仅维持了高水准的悬疑风格,还增添了奇幻色彩与惊悚风格,可谓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23 05:42:17

《海市蜃楼》是西班牙导演奥里奥尔•保罗自豆瓣8.8分神作《看不见的客人》之后又一悬疑力作,影片相比上一部作品,不仅维持了高水准的悬疑风格,还增添了奇幻色彩与惊悚风格,可谓是文体两开花!

影片的奇幻和惊悚主要落在了25年前后的隔空对话以及时空变幻和家庭伦理层面,而悬疑层面架设了两条悬疑线。奇幻和惊悚风格可以说是相辅相成,以至于让影片中较为传统的一条悬疑线黯然失色。

影片第一场重头戏是女主维拉和小男孩在25年前后一模一样的风暴之夜在同一个住所通过老电视机建立联系进行对话。因为女主拯救小男孩的举动,使他的生活发生了巨大改变,这显然是在讲蝴蝶效应。

由此引出了影片最重要的悬疑线,那就是什么为什么救小男孩产生的蝴蝶效应会波及到女主。我们也会建立千千万万种联想,然而导演最终却给出了最意想不到的答案。导演正是利用了观众往往是有思维定势的特点,他不会给我们一个符合常理的答案。这也正是影片的精彩之处,故事反转会玩到飞起。

老教授告诉维拉葛洛莉亚是维拉用想象力创造的女孩,而之所以把戴维认定为丈夫,是把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病人的形象链接在了一起。

这段话其实引出了即视现象的概念,人为什么会觉得一个事物是切实存在的,就因为记忆中是真实经历过的,当别人提出这是主观想象的产物,自然就难以接受,然而记忆中的真实也不一定是真正的真实。

影片在这里的做戏方式有点迷惑观众了,你听到老教授的侃侃而谈加上各项细节的闪回,你可能一瞬间以为女主角确实是记忆出现了问题,像《催眠大师》中徐峥那样陷入了自我保护。实际上女主的记忆并没有问题,记忆内容本来是真实的,只不过不是在这个时空。

影片在进入高潮时,女主看到曾经见过的器物和小男孩母亲,再听完洛林揭晓谜底。女主仿佛经历了一场盗梦空间,两项记忆的交叉让他怀疑人生。这时她才明白过来是自己是在不同的时空,然而为了自的家庭她必须再次利用风暴重塑另一个新的时空。

由此我们引入平行时空的概念,影片总共存在三个平行时空。第一个是小男孩被撞死,女主有孩子的时空;第二个是小男孩没有被撞死,主动成为女主丈夫的时空;第三个是小男孩没有被撞死,女主甩掉现任丈夫的时空。

而这三个时空是由女主的经历和记忆串联起来的,这三个时空可以说是有所联系但又各不相同。第一个时空承接凶杀的悬疑线和奇幻色彩,第二个时空承接时空变幻和蝴蝶效应的悬疑线,第三个时空则是抖出家庭伦理惊悚的包袱,这个其实应该算上罪魁祸首,无论是前面的凶杀案还是女主家庭的崩塌都是因为出轨惹的祸。

其实影片的谜底给影片已经给了多次提示,阅片量多的观众可以直接猜出谜底。第一处是在洛林给女主字条提示的时候,第二处是参演过导演上一部作品《看不见的客人》女律师的演员饰演的角色审问疑犯时,不断把小男孩和洛林进行交叉剪辑,这已经很明显了,导演在疯狂暗示小男孩是在老骥伏枥,卧薪尝胆,只为君子报仇,二十五年不晚。

影片显然是存在一个时空悖论的,女主居然可以在三个时空进行穿越。按理来说,女主在救过小男孩之后,发生了蝴蝶效应,一瞬间自己应该会失去现有的记忆。但影片却设定了不会女主失忆或者说将记忆继承到了另一个平行时空中。

之所以这样设定,一是为了把悬疑点落在女主身上,二是为了强化影片的奇幻特色,影片始终定位为二十五年前和二十五年后一场同样的风暴发生的奇异故事,可以说是这场风暴让女主的记忆产生了保留。

那么有人可能会问了,为什么小男孩的记忆在最后一个平行时空没有保留呢,这是因为这里的蝴蝶效应始于根源,而女主一直是受影响的末端。小男孩只能接受到成年自己给予的信号,是无否知道后来发生的事。而且小男孩年纪尚小,就连这一丁点记忆长大后也淡忘了,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影片结尾与女主一见面居然是素未谋面的感觉。

想要了解更多文章,欢迎关注公众号:「fumengmovie」,分享影评与最新电影资讯。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