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中大理段式的六脉神剑特别厉害,为什么到《射雕英雄传》当中,六脉神剑就没了?

珍别江湖,金老千古,书魂还在,侠义永存!
“六脉神剑”作为小说中大理段氏最高传世绝学,在大理国的历史上就仅有创下这门绝学的段氏先祖和“天龙时代”的俗家子弟段誉练成。在“射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5 15:53:58

《天龙八部》中,大理段氏的六脉神剑确实是最厉害的武功。在《射雕英雄传》里没了六脉神剑,其直接原因是小说创作的时间先后问题。

另外,金庸武侠里,没有让任何一种武功始终在所有小说里占据巅峰地位。同样没有一种在所有小说里都存在的武功。

一、六脉神剑在《射雕英雄传》里没有,是小说《天龙八部》与《射雕英雄传》的创作时间导致的。

金庸先生的十五部小说里,《射雕英雄传》创作于1957年,而《天龙八部》创作于1963年。

所以,虽然《天龙八部》故事发生在北宋时代,《射雕英雄传》故事发生在南宋。《射雕英雄传》里却没有写《天龙八部》的巅峰武功六脉神剑。

六脉神剑本来就是一种虚拟的武功,中华武术里,其实并没有真实存在那么一门功夫。至于现在网络上,有人煞有介事地编造了六脉神剑的内功和招式,以及练习方法,甚至还有人印刷成图书出卖,其实,那完全是杜撰的。说白了,就是骗人的玩意儿。

金庸先生在先创作的《射雕英雄传》里没有写六脉神剑,在后来创作《天龙八部》时,写了六脉神剑,没什么奇怪的。

假如金庸先生先写《天龙八部》,后写《射雕英雄传》,那么就有可能在《射雕英雄传》里提到六脉神剑。

二、金庸武侠里没有任何一种武功存在于所有小说里,《射雕英雄传》里没有“六脉神剑”挺正常。

金庸先生的小说《飞狐外传》和《雪山飞狐》里,描写的主要武功是“胡家刀法”;《连城诀》里主要武功是“神照功”和“血刀大法”;《天龙八部》里是“天龙八部”和“北冥神功”;《射雕英雄传》里是“九阴真经”;《笑傲江湖》里是“辟邪剑法(葵花宝典)和“独孤九剑”;《神雕侠侣》里武功甚杂,主要武功有杨过的“黯然销魂掌”、小龙女和杨过的双剑合璧、周伯通的“双手互搏”和“空明拳”;《侠客行》里是“太玄经”;《倚天屠龙记》里是“九阳神功”和“乾坤大挪移”以及“太极拳法”;《碧血剑》里是“华山派混元功”、“华山剑法”、“金蛇剑法” ……

金庸所有小说里,除了《射雕三部曲》系列里的“九阴真经”功法前后贯串以外,就只有“降龙十八掌”、“一阳指”在《天龙八部》和《射雕三部曲》里有互相照应的描写,其它武功基本都是各自独立。即使是少林派真实存在的武功“易筋经”都是或隐或现的,没有作为主要武术功夫详实描写。

所以,《天龙八部》里的六脉神剑,在《射雕英雄传》里没有出现,也不足为奇。

三、金庸小说基本是独立成篇,武功似乎是信手拈来,实则是精心编织,为人物和情节服务的。所以,金庸小说的武功,往往只在一部小说里出现。六脉神剑就只出现在《天龙八部》这部小说里。

古龙小说有《楚留香系列》、《陆小凤系列》、《小李飞刀系列》、《七种武器》系列等等,那些系列小说人物、情节相互联系,武功不断传承发扬。

梁羽生小说仅仅一个《天山系列》就有二十多部作品,故事情节基本是连贯的,人物的武功自然也在不断发展,不断趋向精深。

而金庸先生着重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小说情节精彩纷呈,枝繁叶茂,主干巍峨。如同烈火烹油,越烧越旺,主要人物形象不断丰满、鲜明。人物的武功虽然如同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但其实大部分是信手拈来,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

比如杨过的“黯然销魂掌”,就是他思念小龙女的产物;周伯通创建的“空明拳”,与他心地一片空明的“老顽童”性格丝丝入扣;同样,“双手互搏”与周伯通、郭靖、小龙女的胸无城府、光风霁月紧密相关,聪敏如黄药师、杨过,却不可能学会这门功夫;侠客岛上的太玄经,貌似是不识字的石破天偶然之中学会的,其实它是金庸先生为他量身定制的武功。没有石破天的宅心仁厚,他就不可能得到大悲老人的武功秘籍,他也不可能因祸得福从谢烟客那里练就一身惊人内力,没有惊人内力,他就无法修习太玄经。

同样,“六脉神剑”这门在小说《天龙八部》里处于巅峰地位的武功,也正是因为段誉对自己喜爱的实务的专注执着。段誉这种专注和执着的“痴儿”性格,造就了他对神仙姐姐尊敬的基础,从而获得了精深的内力。正因为他的内力“震古烁今”,才能练会大理国天龙寺内无人能练习的“六脉神剑”。

所以说,“六脉神剑”是段誉这个人物性格的产物,是金庸先生为描写段誉这个人物而精心设定的。而在《射雕英雄传》里没有“六脉神剑”也是顺理成章的。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