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分析《西游记》的时候,都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原著里很多细节都告诉我们,死的是确确实实的六耳猕猴,不是孙。
真假之争,争了很多年,每一种说法听起来都证据确凿的样子。
之
西游记小说里的每一个人物都有单独成书的潜质,既然是给小说人物立传自然不必拘泥太多。
六耳猕猴,灵明石猴,通臂猿猴,赤尻马猴本就是一物,可以理解为一个人有四重人格。四种猴子都不是本体,是女娲补天时的石头吸收了天精地华幻化而来,只是的一种人格分离出来的罢了。
大家试想一个问题,不论是杀六耳,或是六耳杀,可信吗?本事一样大,真假难辨。因为本就是一人。最终死了一个猴,要知道是当着如来的面杀的。没有佛祖法旨,在佛祖面前杀生,你认为可信吗?至少是佛祖默许了。有人说佛祖知未来,早就知道有此一劫,可作为诸天神佛至尊,教化众生慈悲为怀的佛祖眼看见死不救,甚至默许,这就是对佛祖的亵渎。所以没有俩猴,只有一个猴。
抹去一个野性难驯的人格,保留一个一心向佛的人格,这才是这篇真假美猴王的真是意思。
那现在就看看,死掉的是人格是的人格还是六耳的人格。
书中有讲,灵明石猴者,通变化,知天时,明地利,移星换斗。六耳猕猴,善聆听,能查理,知前后,万物皆明。
佛祖需要的取经队伍里八戒的能力不在之下,沙僧也是乏力高强,可只有猴子忙里忙外,原因很简单,这俩人都是体制内的,很明白收敛锋芒,更清楚这样一支队伍自有满天神佛护驾,一路的妖魔鬼怪也只是佛祖刻意安排的考验,对于这种开卷考,自然不必出力。可一路上打伤妖怪无数,随便斩杀山贼,犯了杀戒,让这些下凡做任务的仙班敢怒不敢言,俗话说打狗还要看主人呢,还有毁了人参果树,凡人再难升仙,镇元大仙这个地仙之祖也失去了市场,加上之前得罪满天神佛,佛祖自不敢留他。
再看六耳猕猴的设定,你做领导是要一个一身本事,到处惹祸,不听指挥,不明白领导意图的属下,还是本事一点不差,听话,懂事,领会意图的人?
最后再看,所谓打死六耳后,遇怪必败,突然变成战五渣,相反对师傅却恭敬起来,也很少再拿八戒开玩笑恶作剧,只是偶尔抱怨挖苦一下八戒而已,要知道八戒的九齿钉耙可是一件上古神兵,专克制的金刚之体。
现在再看死的是谁?
别着急做判断,其实,这一段只能有一个解释,人都有善恶两面,也一样,但佛祖感化下去恶从善,去掉了不好的人格,然一个佛系回归队伍,死的是,回来的也是。同样死的是六耳,回来的也是六耳。
究竟是谁,见仁见智,只是看你想让谁死,或者说原本在你心中是什么形象。
毕竟移星换斗,还是万物皆明,你心里的是哪个?而最后成为斗战胜佛,取得真经的又是哪个?
美猴王不是斗战胜佛,可他们都是孙。他们是一个整体的不同时期,自然也包括六耳。
美猴王可以大闹天宫,斗战胜佛会吗?斗战胜佛要老老实实呆在那里听候调遣,美猴王会吗?你想想,小学时你干的蠢事现在会干吗?
这就是成长,看似真假美猴王打的热闹,其实只是突出佛祖教化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