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这个火箭兵必然是贾谊贾长沙无疑。贾谊是天才,这是公认的,也是汉文帝心中有数的。他最后憋屈的下场很多人认为是汉文帝的错误,但其实这个锅不能甩给刘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这个火箭兵必然是贾谊贾长沙无疑。贾谊是天才,这是公认的,也是汉文帝心中有数的。他最后憋屈的下场很多人认为是汉文帝的错误,但其实这个锅不能甩给刘恒。我认为贾谊的悲剧,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他自己。此人太过锋芒毕露,做事只求结果而不讲过程,这种人当个参谋是够用了,但如果把他放在体制内,一定是不合群的,也是一定会被排挤打压的,要知道古代官场排挤打压是会死人的哦!
贾谊出仕是在汉文帝刘恒继位当年,他才二十出头,正是锋芒毕露之际。给汉文帝出了很多巩固皇权打压诸侯的建议,刘恒认为很好但没有听从。道理很简单,你贾谊活够了我还没活够呢!这帮诸侯刚灭了诸吕,杀了刘盈的后代,刀上的血还没干呢!我现在敢动他们?我多个啥呀!没有实力的愤怒只能是笑话,汉文帝能做的只有韬光养晦暗中积蓄力量。对于诸侯们深恨的贾谊,那就只能是有多远滚多远了!而且汉文帝发现贾谊棱角太过锋利,不圆滑的人根本无法在官场上生存,打压他,说到底也是为了爱护他!
等到刘恒熬死了陈平,收拾了周勃,扫清了朝堂上的势力后,贾谊的复出便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汉文帝在贾谊回到长安后接见了他,明里是询问贾谊鬼神之事,实际上还是在考察贾谊是否已经磨平了棱角。至于鬼神之事,这就是无所谓的了,毕竟汉文帝时期还是诸子百家争鸣的时期,他作为一位雄才英主,信神?开玩笑呐!无非就是察言观色罢了。这次谈话之后,汉文帝直接又把贾谊给撵出去了,磨不平就继续磨,反正他贾谊才二十多岁,未来长着呢!
万万没想到,贾谊这等恃才傲物之人气性特别大。几次被贬出去之后,不但写了很多抱怨的文章,而且把自己还折腾病了!在自己的老板梁王死后,更是一病不起,一年后,年仅33岁的贾谊就这么领盒饭了。我估计最后悔的就是汉文帝,本想培养预备役干部,谁知干部心理素质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