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85岁以后去世的老人,当然多半是因为年事太高,身体机能下降,而诱发出的各种疾病最终导致身亡。这是非常正常的事了,能活到85岁,早已超出我们国人寿命的平均值了,他们都是长寿之人
俗话说得好,人生一世草木一秋。85岁也是老年人的暮年之秋了。
根据人的生理特性,45岁后便进行了衰老期。两鬓斑白、眼袋加深、颜面起皱。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接踵而来。隨着年龄的增长,一些退行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相继出现,以及各器官的逐年的衰退,这是人们不可抗拒的自然现律。
联合国按照区域划分,亚太地区45~59岁为老年前期,60~89为老年期,90岁以上为长寿期,其中80岁以上为高龄老人。
在我国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医疗条件的改善,人均寿命平均77岁。而生活条件和医疗水平比较优越的上海,人均寿命预期83.63岁。但是对一般百姓而而言要想活到85岁,也就是20%的概率。这些高龄老人己是风烛残年,基础病多,心、脑、肺、肾、肝、消化系统等机能都减弱,猝死的机率很大。往往在激动、兴奋、悲伤的情况下而发生心跳骤停。有人晚上睡下,早晨起床时死于被窝,多因为心源性猝死或呼吸暂停。另外,一些基础性疾病老年人,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梗塞、脑出血、脑萎缩、慢阻肺、癌症等均可造成心、脑、肺、肾、肝的衰竭死亡。所以古时有70不留宿、80不留饭、90不留坐之说,在古时85岁以后死亡就如影伴随了。
人的衰老死亡是自然规律,是任何人不能抗拒的。凡事都有因果关系,对于长寿老人的去逝,人们常说不疾而尽,事实上是不存在的。这只是古人对病理、生理无知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