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高在秦朝皇帝禁卫系统中有着非同一般的势力,这是他能得逞的主要因素之一。赵高在秦末担任过中车府令和郎中令,还让自己的兄弟赵成也担任过郎中令,秦皇三大禁卫系统中赵高执掌
赵高在秦朝皇帝禁卫系统中有着非同一般的势力,这是他能得逞的主要因素之一。赵高在秦末担任过中车府令和郎中令,还让自己的兄弟赵成也担任过郎中令,秦皇三大禁卫系统中赵高执掌过两个。中车府令的官位不高,这个职位部下只有数百人,但负责秦皇出行,手下负责驾车和警卫,是秦皇出行的保镖首领。
张良设计杀秦始皇时,很可能和张良斗智的就是赵高,杀死那个大力士的很可能是赵高的部下。郎中令负责宫殿的警卫,因为皇宫卫士都在皇宫“廊(通郎)下”而得名,荆轲刺杀秦始皇时不敢上殿的卫士就是郎中令的部下。郎中令还有进谏等文职事务,是秦皇的办公厅主任兼保卫局长,赵高兄弟就长期担任这个职位。秦皇最外围的是卫尉军和中尉军,他们人数最多,但和朝政关系最远,中尉军还要驻防关键地区,所以在政变时并不能充当主力。
赵高在秦始皇末年是加强版的东厂督公和锦衣卫首领(仅以保卫皇室而言),他是禁卫系统中的核心人物。汉朝初年也继承了这种体制,汉文帝被功臣拥立后连夜任命了自己的铁杆张武充当郎中令,这样才能睡觉安稳。秦汉年间的郎中令名下有车将、户将和骑将,集中了军中精英,樊哙、李广等著名的猛人都担任过郎中令名下的骑将,赵高手下的高手也是很多的。
赵高精通法律和文字,在普及教育上也有贡献,仅从才干上看他当秦二世的老师是不错的选择。郎中令的职权除了让他掌握武力,还让他掌握了不少文士。郎中令这个职位在秦汉时期是排名第五的高官,手下有议郎、大夫、谒者等众多谋士文人,可以充当赵高的智囊团。赵高对秦二世影响很大,利用职权封锁了秦二世的信息渠道。沙丘之变时尽管李斯的官位超过赵高,但赵高掌握着周围的禁军,赵高是可以威逼李斯的。威逼利诱李斯后,秦二世即位,赵高对秦二世的影响更是远远超过李斯,李斯这才逐渐靠边站。在专制皇权中谁和皇权代表人物的关系最密切,谁就能最接近权力,因此赵高的势力开始膨胀,才有了指鹿为马的故事。秦二世末年天下分奔离析,又是赵高利用自己兄弟赵成担任郎中令之际发动了政变,杀死了秦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