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为什么会突然暴毙?

感谢邀请!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的一个代表性人物。他十三岁继位为秦王,开启了他的帝王生涯。在之后的二十多年里,嬴政铲除嫪毐、剪灭吕不韦,横扫六国,最终于公元前221年登基称帝,成为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5 07:03:06

谢谢邀请

秦始皇去世的地方,被称作“困龙之地”

公元前210年,第五次东巡的秦始皇在沙丘宫去世。史书上没有记载秦始皇的死因,而沙丘宫这个地方又被称作“困龙之地”。传说沙丘宫原是殷纣王圈养禽兽的地方,而且四面荒凉,宫室空旷深邃。历史上的商纣王、赵武灵王和秦始皇均殒命于此。

从古至今,围绕秦始皇的死因有着各种的传说和揣测,以至于真假难辨,莫衷一是。

对秦始皇死因的两种说法,即病死说和谋杀说

一、病死说

这种说法又分别有五个不同的版本。在秦朝时,“病” 的理解与现代“病”的解释有所不同,现代通常会说疾病。而在当时,疾与病是各有所指。疾,通常是指较轻的病 ;只有重病才称作病。据《秦始皇本纪》中的记载,秦始皇是“至平原津而病”,就是指秦始皇的病已经很严重了。若是轻的病,该是记载 “至平原津而疾”。

这时候的秦始皇也感觉到不对劲,甚至是“恶言死”,就是非常讨厌有人在他面前说死亡的问题。于是,就有了“群臣莫敢言死事” ,所有人都不敢说秦始皇死的事情。《秦始皇本纪》记载,深知自己所剩时间不多,秦始皇写了一封信,并加盖了玉玺,召皇长子扶苏从北方赶回京城主持他的丧葬。

若单从这段记载来看,秦始皇的死因很大程度上确实是病死的。可偏偏《李斯列传》又给出另一个不同的说法。

据《李斯列传》记载,秦始皇并不是写了一封信,而是让赵高草拟了一份诏书,诏书写好以后,还没交给使者,秦始皇死了。这份诏书和秦始皇的玉玺,就留在了赵高的手里。这件事情只有李斯、赵高、胡亥和几个小宦官知道。诏书的内容有两个,一是让扶苏把兵权交给蒙恬 ;二是让他迅速返回咸阳主持秦始皇的丧葬。

正是《李斯列传》里的记载,让后人对这份诏书是否是在秦始皇去世后,由赵高等人伪造而成,只为营造一种秦始皇确实是病死的假像。此外,赵高还有一个身份,叫 “行符玺事”,即掌管符兵符和玉玺。赵高既管巡游车队又管符玺,而车队在秦始皇去世后并没有停止不前,而是迅速的继续前行,这就有点不可思议了。

因此,对于秦始皇病死的说法,学界也有不同的声音。至于其它如秦始皇自幼有病说、过劳致死说、遗传病说、高温治病说、丹药致死说等,也多属事后反推的结论。

【《秦始皇本纪》记载 “ 秦始皇三十七年,至平原津而病。始皇恶言死,群臣莫敢言死事。上病益甚,乃为玺书赐公子扶苏曰,“与丧会咸阳而葬。” 书已封,在中车府令赵高行符玺事所,未授使者。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 】

二、谋杀说

秦始皇死于非命的说法有三个嫌疑人,分别是赵高、胡亥和李斯。这种说法是郭沫若提出来的,说秦始皇在平津的时候得了癫痫病,到达沙丘后住了一夜就死了。等到赵高和李斯发现的时候,只见秦始皇的左耳流黑血,仔细一看,有一个一寸多长的铁钉,这说明有人把秦始皇给害死了。

赵高杀秦始皇的动机

赵高不愿意让扶苏继承皇位,在于扶苏为人正派,根本瞧不起阿谀奉承的赵高。秦始皇的儿子胡亥是一个昏庸的家伙,赵高想立胡亥为皇帝,以实现他篡权乱政的阴谋。

先是扣着诏书不发,再说动胡亥威胁李斯,假造秦始皇诏书,由胡亥继承皇位。同时还以秦始皇的名义指责扶苏为子不孝,蒙恬为臣不忠。听说扶苏已经自杀后,迅速返回咸阳。为了继续欺骗臣民,不取捷径回咸阳,而是装作继续巡游。从沙丘到井陉而后抵太原,再经直道回咸阳,多绕了三千里。到咸阳后,才发布了秦始皇死亡的消息,发丧出殡。

胡亥杀秦姓皇的动机

秦始皇有二十余子,不杀秦始皇怎么都轮不上胡亥。所以,他只是一心想得到帝位。若他不参与赵高、李斯的计划,一切都是白搭。

李斯杀秦始皇的动机

李斯与扶苏的关系不怎么好。在商议杀秦始皇之前赵高就曾对李斯说: “君侯自料能孰与蒙恬?功高孰与蒙恬?谋远不失孰与蒙恬?无怨於天下孰与蒙恬?长子旧而信之孰与蒙恬?” 。 即李斯与扶苏间的关系远不及扶苏与蒙恬,李斯自己也承认扶苏不会重用他。为了保住自身的荣华富贵及地位,最终李斯还是谋害了秦始皇。

病死说与谋杀说虽各有道理,但个人认为病死说更接近历史。毕竟谋杀说只是纯粹的推理,史料中并无记载或直接的证据可言。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