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郭嘉和诸葛亮的活跃时期并不重合,两个人发挥才能的条件也不一样,侧重面也不一样,因此很难说谁更出色。
曹操在谋士戏志才死后因为“莫可与计事者”,希望重新找个谋士,所以
历史上郭嘉和诸葛亮的活跃时期并不重合,两个人发挥才能的条件也不一样,侧重面也不一样,因此很难说谁更出色。
曹操在谋士戏志才死后因为“莫可与计事者”,希望重新找个谋士,所以荀彧向他推荐了郭嘉。曹操召见郭嘉后两个人讨论天下大势彼此都非常欣赏,此后郭嘉就成为曹操最重要的谋士。郭嘉在曹操手下的11年里多次出谋划策,曹操很多重大战事里他都发挥很大作用,曹操称赞他“臣策未决,嘉辄成之”。在赤壁之败以后,曹操也感叹如果郭嘉还在的话不会遭此大败,由此可见对他的器重。郭嘉之于曹操,作用不亚于汉初的张良。
而诸葛亮虽然给刘备规划了《隆中对》,不过在刘备夺取荆州以后他主要是从事政务工作,以军师中郎将身份管理零陵、桂阳、长沙三郡的地方事务,在汉中之战时也是在益州负责调度物资兵马,他此时的角色更类似于汉初的萧何。在刘备死后,诸葛亮出任丞相一职,总管蜀汉军政事务,这个时候他需要自己下决断,也不是帮人出谋划策。要类比的话,此时诸葛亮相当于当年的曹操,而马谡等人才是郭嘉。
如果以智相比,郭嘉和诸葛亮两个人在自己岗位上都干的很出色,应该说其能力都是非常强的,不过诸葛亮适应的岗位更广泛一些。而在谋方面,曹操的实力远远超过了刘备,郭嘉的谋划更容易看到结果,似乎要比诸葛亮更厉害一些,不过诸葛亮的《隆中对》也是非常出色的战略规划,所以两个人硬要比一个高下是很困难的事情,也没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