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的红衣大炮和同时期西方大炮差异有多大?

可以把时间定格在1600-1700这一百年之内吧
到了明代,火器有了长足的发展,式样也多了起来。大明使用的火器中,除了三眼鸟铳和火铳以外,还出现了一种令人明寒的远程武器——火炮。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27 14:35:12

可以把时间定格在1600-1700这一百年之内吧

到了明代,火器有了长足的发展,式样也多了起来。大明使用的火器中,除了三眼鸟铳和火铳以外,还出现了一种令人明寒的远程武器——火炮。

明末时期,大明从荷兰引进了一种厉害的火炮——红衣大炮。红衣,就是“红夷”的谐音。指的就是指荷兰人。

17世纪,欧洲已经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开始了工业革命和文化复兴,无论是工业还是科技都得到飞速发展,造出这样的大炮武器也是情理之中。

所以说,大明的红衣大炮也不是明自己生产的,而是从国外进口,应该至少与荷兰人的大炮保持同步吧。

在此之前,中国人自己也能制造火炮,其原理与红衣大炮没有什么区别。但因为我们用的材质不同,中国的火炮多是用质地比较软的铜金属制作的,炮管相对薄,一旦用的时间一长,炮管很容易在发射炮弹时遇热变形、炸膛。红衣大炮则不太一样,炮管厚度是旧炮的几倍,而且从炮口到炮尾,炮管逐渐加粗,炮管管身也更加长,而且每门炮还配备了可以用来调整射击角度的炮耳,瞄准的大炮准星和和照门,在设计工艺上都领先大明自己制造的火炮。当时的红衣大炮最远的射程可达五公里,放在那个时代,这个距离可以说是非吓人了的。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当时的红衣大炮与西方大炮差异几乎可以不计,都是在大清后,在武器方面逐渐被拉开了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