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初期装备的大炮,主要是仿制明朝的红衣大炮,这是一种从欧洲传入的大炮。采用前装药方式,长度在3M左右,口径110~130MM,重量在一吨以上。这在当时是一种先进大炮,射击精度高,威力
我来谈谈自己的见解。
其实到了清朝,火炮的威力没有大的改变。从清太祖努尔哈赤开始,明军已经开始使用红衣大炮对抗后金军队,威力十分强大,在宁锦之战中,袁崇焕的大炮大败后金军队,皇太极被迫撤退沈阳,后金军死伤无数,史称“宁锦大捷”。
后来后金在沈阳利用俘虏的工匠刘汉,成功仿制了西洋大炮,在制造和淬火程序优化了火炮,威力大大强化,远胜于明朝的火炮,在松锦之战发挥极大战力,在入关以后又用火炮大败李自成。
到了顺治年间,清军又使用火炮进攻扬州城,大败史可法。
到了康熙年间,康熙皇帝又命比利时人南怀仁设计了不少火炮,分为了轻型,中型和重型三类。
而后的时间,清朝的火炮基本就定型了,没有实质性的进步,到了鸦片战争,欧洲开始了工业革命,各类武器出现,远远超过了清朝的武器,无论从射程,威力都远远逊色欧美列强,这也是晚清时期,中国被列强各种凌辱,屈辱的近现代史大家都了然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