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和高鹗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曹雪芹大概去世于1763年,当时只有48岁,而高鹗相比曹雪芹,年轻许多。曹雪芹去世的时候,高鹗还只是个五岁的孩童。
那为什么曹雪芹死后,高鹗会续写
曹雪芹和高鹗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曹雪芹大概去世于1763年,当时只有48岁,而高鹗相比曹雪芹,年轻许多。曹雪芹去世的时候,高鹗还只是个五岁的孩童。
那为什么曹雪芹死后,高鹗会续写《红楼梦》后四十回呢?
其实,在当时,续写《红楼梦》后四十回的,并不是高鄂一个人。可以说但凡能写的想写的人,都要去续写一番。
高鹗的这个版本,不同之处在于,是第一版印刷出版的版本。当时的书商程伟元偶然间看到《石头记》的残本,于是找到了高鹗续写。
高鹗续写的时候,并不是说提起笔就写的,而是在众多版本中找到读者最喜欢、前后故事衔接最好的那些版本,重新整理后完成。这个版本也叫做程高版。
当时《石头记》的残本中还有较前八十回,更为完整的原著残稿。而高鹗也是收集整理了这些残本资料后,才续写完成了《石头记》,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红楼梦》。
关于高鹗的后四十回续写,可以说自问世至今,就褒贬不一。一直到民国,他的版本成为了流传最广的、读者最为认可的。
对于《红楼梦》后四十回,在胡适提出并考证之前,一直是被认为是曹雪芹原著全本。许多近代文学大师也对这个版本有褒有贬。比如鲁迅认为,高贺的续已经是最好的了;而张爱玲则认为,其是狗尾续貂之作。关于评价后四十回是狗尾续貂之说,名家里也不止是张爱玲一个,喜欢《红楼梦》的人们,想必都不会陌生。
程高版的这后四十回,不是完美之作,但它的确是众多续写版本中唯一流传下来,得到了读者认可的。纵然不完美,但不能否认它的经典,是的,即便是后四十回,它也有属于自己的经典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