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身侍奉孝庄太后60余年的时间,被孝庄视为亲妹妹。历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康熙五朝,是清朝开国冠服的主要设计者之一,代替孝庄照顾着年幼的顺治数年的时光,是康熙的满语启蒙
谢邀请,我对清史非常感兴趣,曾经看过《啸亭杂录》中的苏麻喇姑内容,也对苏麻喇姑的事情有些独到的见解,简单说有四个表现和七大原因才成就了如此高礼遇的苏麻喇姑,同时还有两个疑团向大家解释一下。就请大家慢慢听我道来:
地位高有四个表现
众所周知,苏麻喇姑在清后宫中,虽然是侍女身份但其地位确实很高,表现在这四个方面:
一是生前孝庄文皇后把她看成姐妹一样,称她为格格,康熙皇帝称她为额涅(妈妈),皇子、公主们称她为奶奶,可见其身份早已超出侍女,可以说已经具备“皇族”身份。
二是康熙让苏麻喇姑亲自抚养教育皇十二子胤祹,按清宫惯例,只有嫔以上内庭主位才有资格抚养皇子,这更加表明康熙帝对其十分信任和重视。
三是康熙四十四年九月(1705年),苏麻喇姑逝世,康熙按照嫔妃的礼仪为苏麻喇姑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还将她安葬在清东陵风水墙外东南方向新城,其陵寝规格依照嫔的等级建造。
四是苏麻喇姑去世后,皇十二子胤祹提出要求:“苏麻喇姑自幼将我养育,我并未能报答,即如此矣,我愿住守数日,百日内供饭,三七诵经。”简单讲就是胤祹要亲自为苏麻喇姑守灵百日。由皇子守灵,其地位如此可见一斑。
综上所述,以侍女的身份看苏麻喇姑享受到的这些尊荣,确实证明其本身的地位是极高的。
宫女身份为何受到如此高的礼遇
那么问题来了,苏麻喇姑一个服侍主子的大宫女为什么能受到这样高的礼遇?要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仔细分析一下。
苏麻喇姑简介
首先需要简单介绍下苏麻喇姑的情况:她出生在约1612年-卒于1705年,蒙古族人,蒙族名叫苏茉儿或苏墨尔(毛制长口袋的意思)。顺治晚期或康熙年间改称满名苏麻喇(半大口袋的意思),在其病逝后宫中上下才尊称她为苏麻喇姑。
可以肯定的是,苏麻喇姑历经天命(努尔哈赤)、天聪(皇太极作为后金大汉的年号)、崇德(皇太极入关称帝时的年号)、顺治、康熙五朝,必然是作出了相应的巨大贡献,才能有这样非凡的待遇:
七点原因成就至高荣誉
一是苏麻喇姑终身服侍与孝庄文皇后朝夕相处,形影不离,早已建立起超出主仆关系的情谊。皇太极驾崩后,孝庄文皇后刚刚31岁,青春鼎盛便过上了孀居生活,很需要有一位知音相伴,而与她年龄相仿、一直独身的侍女苏麻喇姑,当然是她的最佳人选。所以在公开场合她们是主仆关系,但在私下里,却形同姐妹,这给孝庄太后精神上有很大的精神慰藉。
二是皇太极驾崩,年幼的顺治皇帝登基,需要母后孝庄的扶持和指点,但是大权紧握的多尔衮规定,她们母子每月只能见一次面。当时苏麻喇姑负责照顾顺治帝的起居,同时还负责孝庄与顺治间的秘密联络。要知道如果被多尔衮的人知道她这样传递消息,必死无疑,可是苏麻喇姑毫无畏惧,足见其忠诚和勇敢。
三是苏麻喇姑擅长女红,参与了清朝冠服诸制的设计,而且她的设计在继承传统式样的基础上,吸收满、蒙、汉等北方各族服饰之长,非常有创新,被后世认可,说明其非常聪慧。
四是苏麻喇姑生在科尔沁一个贫苦牧民之家,后被科尔沁贝勒府看中,让她进府当上了贝勒寨桑的二女儿布木布泰(后来的孝庄太后)的贴身侍女。正因地位不高,苏麻喇姑特别羡慕有文化的人,所以她非常刻苦努力的学习,精确地掌握了满语,写得一手漂亮的满文,说明其有非凡的学识和异于常人的坚韧品质。康熙皇帝年幼时,孝庄文皇后便选定苏麻喇姑做康熙的启蒙老师。《啸亭杂录·苏麻喇姑》中记载:康熙幼时,“赖其训迪,手教国书”。苏麻喇姑在学业上对玄烨的耐心诱导和精心教诲,使幼年的玄烨懂得了很多人情事理,掌握了很多蒙学知识,她还手把手地教玄烨书写满文,说明苏麻喇姑是一个有知识文化的人,而且与康熙有非常深厚的师生之情。
五是顺治十二年(1655年)十一月,清宫流行天花,皇帝和诸皇子凡没出过天花的人全都到紫禁城外避痘,玄烨住在宫城西华门外今北长街路东一所宅第(雍正时改名为福佑寺)。可惜这时玄烨仍然被感染天花。而这期间,就只有苏麻喇姑每天骑着马往来于慈宁宫(孝庄文皇后住所)和玄烨避痘所之间,象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细心照顾年幼的玄烨,直至出痘痊愈,重返皇宫。康熙帝晚年回忆道:\"世祖章皇帝因朕幼年时,未经出痘,令保母护视于紫禁城外。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欢。\"。所以苏麻喇姑是在冒死照顾康熙,要知道天花在当时就是不治之症,传染性极强。正是因为苏麻喇姑的照顾让年幼的康熙内心感受到了难得的亲情安慰。
六是苏麻喇姑当时在宫中的实际地位很高,颇受尊敬。但是她却很有自知之明,始终谦恭谨慎。她不仅在孝庄文皇后面前毕恭毕敬,小心侍奉,而且对小自己40多岁的康熙帝严守君臣之道,总是自称奴才,从不敢僭越。说明苏麻喇姑守本分。
七是晚年的苏麻喇姑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她诚信礼佛,既不是出于消遣、排解寂寞,也不是祈求佛祖保佑自己,而是把信佛与忠于皇上、报答皇恩结合起来。她经常发自内心地表示:“愿意多活几年,为主子叩头祈祷,以尽奴才的一点心意。”足见其忠诚。
通过总结以上几点原因,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苏麻喇姑之所以受尊敬就是因为她本身具有聪慧、忠诚、勇敢、本分、善良等等这些优良的品质,是她的人格魅力获得了应有的尊敬,而不仅仅是因为她曾经帮助过孝庄太后和康熙大帝。
两点疑团的思考
这里还有两点题外话需要向大家解释:
一是据传苏麻喇姑一生都不喜欢不洗澡,之所以会这样做,我个人认为是因为蒙古地区长期缺水,那时候可能确实不会经常洗澡,也就养成了节约用水的习惯。但是我认为当苏麻喇姑到了紫禁城后,不存在缺水的情况时,无论是她个人需要还是宫廷要求,她都不可能不洗澡。
二是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帝出京西逃。当地的老百姓都以为大清国灭亡了,于是一哄而起,就把苏麻喇姑园寝给拆了。在日本投降前苏麻喇姑的地宫就一直被盗,地宫盗口长期敞开着。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其命运与大清帝国紧密相连,荣辱与共。
各位朋友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不错,还请您点赞关注,您的点赞是我继续发文的强大动力,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