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是汉族的分支,拥有自己的语言客家话,是中国古代为躲避战乱而移民到南方的族群。客家迁入广东时,当地已有原住的汉族人,因此,多数客家人不得不定居在条件恶劣之地。
客家人被
客家是汉族的分支,拥有自己的语言客家话,是中国古代为躲避战乱而移民到南方的族群。客家迁入广东时,当地已有原住的汉族人,因此,多数客家人不得不定居在条件恶劣之地。
客家人被广东人视为异己,过着贫困的生活。但这种自卑情结反而激发了客家人, 让他们开始有了“自己才是来自黄河文明发祥地的正统汉民族的后裔”的群体的同一认识。
古代的中国人通往仕途的途径是参加科举考试。要取得科举考试的合格,必须要通过从地方上的初级考试(童试)开始到皇帝亲自主考的殿试为止的全部考试。这一过程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所以如果不是富家子弟,很难通过考试。还有一点就是,考生参加考试必须有同乡仕人作担保,而客家这样的后起移民中读书人少,有时会因为找不到担保人而无法参加考试。
这一点可能也从一个侧面催生了客家人思维方式的多维化,而不止局限于科举入世这一单线式人生轨迹,从而在各方面均出现了影响时代的人物。例子信手拈来,如洪秀全、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李光耀,不胜枚举。
这一点倒有点类似于犹太人,上帝在给你关上一扇窗的同时,为你打开了多扇窗,因为你的思维开始奔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