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偷光的成语故事和含义是什么?

凿壁偷光是西汉匡衡少年时热爱学习的励志故事,在今天仍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如今读书的环境同古人相比,真的非常优越,但勤奋好学的精神同古人相比确实不如。
读这个故事,总会给人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10 10:13:17

凿壁借光成语故事出自【晋】葛洪的《西京杂记》"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不逮。衡乃穿壁引光,以书映光而读书。"

【译文】

匡衡他勤奋好学,但是家中没有灯烛照明。邻居家有烛光,光亮却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上打了一个洞,邻居家的烛光照过来,他便把书凑过去,借着微光读书。

匡衡是西汉的经学家,大臣,以讲解《诗经》著称。匡衡家世代务农,但他十分好学,勤奋努力,由于家境贫寒,他不得不靠替人帮工以获取读书资费。他曾跟当时的博士学习《诗经》,由于学习勤奋,他对《诗经》的理解十分独到。当时儒生盛传,听匡衡解说《诗经》,能使人心情愉悦。当时的太子的汉元帝对其深有好感。

在古代刻苦学习的例子很多,不胜枚举,如囊虫映雪,头悬梁锥刺股等。古人在艰苦的环境中尚能激励自己,刻苦读书,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而我们生逢盛世,条件优越,有什么理由不勤奋学习呢?

匡衡勤读的事迹,传遍大江南北,有许多家长都用匡衡的苦读故事教育子女。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