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也是普通人,他的遭遇不可能没有思想情绪,按照常理他必然通过作品呈现他的情绪与思想并贯穿于作品始终,偏见泄愤在所难免,作为文人作为史学家不可能直截了当骂街,转弯抹角含
谈一下我自己的感受吧,看了司马迁所著的《史记·高祖本纪》之后,我最深刻的印象不是刘邦是个流氓的无产者,而是他被司马迁写的十分真实,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尽管的《高祖本纪》开篇中,就有大量的神话描写,什么真龙之子、贵不可言、帝王之气,斩白蛇起义等等。但这些描写都有共同的目的就是造势,对于刘邦这样的布衣之人来说,没有合理的理由,怎么能替代秦而成帝业。也就是他缺少天命,这种天命怎么来呢?只能通过造势让人认同自己,否则汉的建立就缺少合法性。
按照道德标准去衡量,刘邦显然不是个君子,他是个善于顺势应时、趁势而起的人,而且他善于用人、知人善任、从谏如流,这些都被司马迁真实的记录下来,不隐恶、不逢迎,就是司马迁的本色。说刘邦是南登大雅之堂的流氓无产者,这样的说法我不能接受,也无法接受。
那么刘邦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刘邦从小就不好务农,不愿意在田间耕作,那他的时间用来做什么?两件事:一件是读书,一件是结交天下豪杰之士,为自己建立了广泛的人脉。同时刘邦通过读书具备了一定的文化基础,这也是到后来他能够胜任泗水亭长这一职务的原因,要知道秦的官吏任命是需要经过严格考核的,刘邦没有一点真才实学无法担任其职。
刘邦性格有两个突出特点:一个是豁如,另外一个就是大人长者。所谓豁如就是心胸开阔,不计眼前得失,不计蝇头小利,可以与天下人共利,这也是现代管理学中所提到的双赢思维;所谓大人长者,容易接近且待人宽厚,这也是楚怀王当初命刘邦统帅部队进军关中的关键原因,因此得到了天下人的拥护和拥戴。
刘邦在常人眼里既不是英雄更不是圣人,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和我们每一个人并没有什么分别。但他依靠自己的努力,自己的勤奋获得了所拥有的一切,这一切都与他的性格特征与能力特点有巨大关系,他不是某方面的专才,却是管理方面的全才。也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管理者,因此才能把各方面的专业人才凝聚在一起,形成成一股不可战胜的力量。
刘邦,最接近常人的帝王,司马迁,最接近真实的史家。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