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对汉朝有这样一个说法, “国恒以弱灭 独汉以强亡”
在美国历史辞典里:汉帝国以国力强大、对外扩张、持久的强盛统一而称誉西方世界!在阿里斯塔夫《全球通史》里,汉帝国
汉朝虽然承启了先秦,制度上也愈加完善,但是这个大一统国家的制度并非完美无缺,帝制必然导致沿袭下去出现不可避免的腐朽。
汉代的察举制从开始确实是能替国家选拔人才,随着时间的推移,察举的人越来越多,那么国家就对地方察举人数进行了限制。每个郡的名额是有限的,弊端也开始显现,造成的就是世家大族垄断知识也垄断的官路。
当时的知识就是无形的资本,汉代书籍传播困难,所以读书家庭可以继承书籍也就是知识,而寻常人家就很难去学习。
总总来说,汉代的政府成了士族的政府,在东汉后期,弊端显现的十分明显,士族也就是名门望族几乎垄断了官路,寒门子弟难有发挥的空间。
汉朝的外戚、宦官的斗争也一直伴随着这段历史,这种此消彼长的斗争造成了很大的动乱,始于吕后封诸吕为王,终于何进、十常侍之乱。
汉代的土地兼并也十分严重,王莽曾想恢复先秦的井田制,但是失败了。土地兼并更助长了地方豪族的成长,这也是汉代的隐患。
我们承认汉朝是一个伟大的朝代,其中涌现了很多明君、贤臣,但是其问题也是显而易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