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东北农村,不少家庭是一家人睡在一个炕上,这样会不会不方便?

不方便是肯定的,不要说农村,就是城市以前住房拥挤,一家几口人住在一间房子里也是一样不方便。
如果家里边孩子都小还可以将就,但孩子们都长大成人了,一家几口仍然住在一间房子里,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16 19:07:41

不方便是肯定的,不要说农村,就是城市以前住房拥挤,一家几口人住在一间房子里也是一样不方便。

如果家里边孩子都小还可以将就,但孩子们都长大成人了,一家几口仍然住在一间房子里,就会出现很多问题,特别是晚上一家人在一间房子里面睡觉,麻烦更多,但由于受条件限制,生活再不方便也没有办法,因为现实状况就是那样,谁也不会为了减少麻烦,把成年的孩子们弄到大街上去睡。

东北因为是寒冷地区,冬天需要烧火取暖八个月以上,这样如果房子大了,它的保暖性就很差,而且如果要保证房子的暖和,还需要烧很多柴草,有许多柴草村民们是需要上山上去采的,而且还要用大车往回拉,这样很不方便,所以他们为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保证自己的生活,他们在建房子的时候,一是墙体尽量厚一些,20房间相对小一些,这样的房子不但保温效果好,而且还节约柴草。

以前东北人的小康生活就是:30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

寒冷的冬天,白天他们一家人坐在炕头上取暖,晚上从炕琴上把被子取下来,一家人大人孩子躺在一铺炕上睡觉。

男主人在炕头上睡(这个位置是固定的),女主人挨着男主人,下边是姑娘儿子挨着睡,每一个人一个被窝,一般炕稍是十大儿子睡。

如果儿子大了结婚了,有在家庭砌一个对面炕,小两口躺在对面炕上,两铺炕中间吊一个布帘子。有的家庭没有条件彻量铺炕,就在一铺炕上睡觉,但必须弄一块布在中间挡一下。这样就几口人将就着在几平方米的地方睡觉。

为了避免睡觉中出现的尴尬,尽量把动静弄得小一些。

习惯成自然,因为当时在东北地区都是这样的习惯,人们也就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

我们部队有时间拉练,支农和执行一些其他任务,也是住在老乡家里边的对面炕上,晚上睡觉和老乡头对头,中间有一米多一点的距离,什么晚上睡觉打呼噜,咬牙,放屁,互相都有干扰?

现在好啦!改革开放40多年来,人们的居住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城市人,农村人,再不会一家子挤在一起睡觉了。

人们的生活质量发生了根本转变,人们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提高,有的一家人住几十套房子。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