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刘邦有八个儿子,庶长子刘肥,嫡长子刘盈,三子刘如意,四子刘恒,五子刘恢,六子刘友,七子刘长,八子刘建。
八个儿子中有两个儿子后来登上皇位。一个是皇后吕雉所生的刘盈,刘邦去世
刘恒(前203——前157)即汉文帝,西汉第五位皇帝,刘邦第四子,母亲薄姬。之所以不受父亲待见,是因为薄姬不受宠幸。薄姬是刘邦后妃里最不受宠幸的,早年是魏王魏豹的女人,魏豹被刘邦手下曹参打败后,薄姬被纳入后宫,入宫一年多都未得御幸,估计姿色不怎样,但人缘不错,在后宫与同伴管夫人、赵子儿结为姐妹,相约先显贵者不忘提携后人,后来管夫人、赵子儿先后受到宠幸。汉高祖4年,刘邦在宫中与两个美人相伴,她们笑谈了与薄姬的相约,刘邦内心产生了对薄姬的一丝怜悯,当夜就召薄姬来同房,没想到就这一次同房,薄姬有了身孕,生下儿子刘恒,汉高祖11年刘恒被立为代王,12年刘邦去世,薄姬随刘恒前往代地(山西太原)。
刘邦有8个儿子,有5个儿子都直接和间接被吕后所杀,剩下三个,自己的儿子刘盈当了皇帝,老七淮南王刘长是吕后一手养大的,视为已出,而刘恒因为母亲不受待见的原故,远离权力中心,平时宽厚待人,谨言慎行,吕后认为不会对其统治构成威胁,所以没有刻意加害。
公元前180年,也就是刘恒到代地15年后,吕后去世,刘邦的旧臣丞相陈平和太尉周勃联合朱虚侯刘章,诛灭了吕氏势力,这时小皇帝是刘弘,刘弘是刘盈的儿子,吕后的孙子,显然不能再当皇帝了,刘长是吕后的养子,同样不能当皇帝,这两人如果一旦权力日盛,这些诛灭吕氏势力的功臣,日后就危险了。刘章是刘邦长子刘肥的儿子,刘章和刘弘是同辈适应当皇帝,刘章也想当皇帝,可刘章势力太大,性格比较跋扈,陈平、周勃这些人商量,如果让刘章当皇帝,拿捏管束不住他,可能即刻就失去了权势,不如找个老实、本份的人来当皇帝,这样即无后顾之忧,又可保住权力,这个人还会对他们感激涕零,于是选中了刘恒。
刘恒即位后,首先封赏功臣,搞好内部团结,即而掌握军队,巩固皇位,然后平定叛乱,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在国家治理上,提倡节俭首先从君臣做起,奉行黄老“无为而治”的政策,宽俭待民,废除了“一人犯罪,家人收为奴婢的各种株连法律。”尽力改善农民的生活处境,实行入粟拜爵,即充实了边防军粮,又减轻了农民负担,还将成年男子的徭役减轻为每三年服役一次。由于当时生产力不高,国家还不够强盛,刘恒在军事上继续执行和匈奴的和亲政策,同时加强对边防的守备,对南越改变吕后时期的扼杀政策,采取安抚和资助,消除了对抗,蠃得了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增加了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团结,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贡献,从而汉文帝成为了一代圣君。
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