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俄罗斯与北约关系的恶化都有哪些原因?

第一:信仰不同,这个也是主要原因,造成世界不和平的关键点!
第二:信任感不强,毕竟西方国家认为俄罗斯是伪民主国家!北约总是带着有色眼镜看世界其他国家!
第三:北约看不得别家好!嫉妒啊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6 18:50:59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的初衷,就是为了对抗莫斯科,如今,CCCP走了,俄联邦出现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目标依然是莫斯科,只要世界上还有一个拥有4400枚核弹头,拥有强大军事实力,一亿四千万人口和一千七百万平方千米的土地的俄罗斯联邦,北约就不会放心。(威力强大的俄罗斯弹道导弹)

CCCP留给了俄联邦丰厚的遗产,而在1991年随着它的解体,莫斯科的战略空间一下子从柏林墙退到了国界线。他们丢失的过程,就像是一场严重的战争的失败。

叶利钦总统很愿意按照西方所说的那套进行变革,他想抹掉CCCP的一切痕迹,炮打了俄罗斯国家杜马,抹掉了米哈尔科夫的国歌,大搞经济上的休克疗法。他还一度表示愿意加入北约,加入欧盟。然而,这些并没有博得西方的信任。(叶利钦总统)

北约的东扩,一举将波兰,摩尔多瓦等诸多东欧原华约国家,甚至前苏联加盟国拉入自己的怀抱。这无疑是对莫斯科利益的损害。而在1999年,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以粗暴的理由对南联盟进行了干预,他们出动飞机和军舰,对南联盟发起袭击,造成了严重的平民伤亡。而对于俄联邦而言,北约的行动,压缩了俄罗斯在巴尔干半岛的战略空间。叶利钦忍无可忍,只能发起了抢占普利什蒂纳机场的军事行动制止事态进一步恶化。(1999年科索沃战争中的南联盟塞尔维亚族)

而北约在车臣叛乱的立场更是让莫斯科对之充满了寒意。

1991年,焦哈尔.杜达耶夫依靠武力夺取了车臣,他扯出了所谓“伊奇克里亚车臣共和国”。而北约国家对此抛出了橄榄枝,频频向车臣叛乱势力示好。尤其是和马斯哈多夫这样的人暗送秋波。北约国家将车臣问题国际化,将俄军在1994年后发起的军事行动称为清洗。而不顾车臣叛军杀害平民,制造绑架,进行犯罪活动,奴隶贸易的事实。(车臣战争)

当俄军深入格罗兹尼,德国甚至对俄罗斯进行了经济制裁。而美国则停止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俄罗斯的贷款。试图以此让叶利钦总统放弃在车臣的军事活动。

而在1999年的第二次车臣战争开始后,北约国家则公开反对俄罗斯,将它扣上了“反人道主义”的帽子。西方国家为叛乱武装提供了赞许和支持,甚至庇护。而在土耳其这样的北约国家,车臣叛军更是成为了所谓的圣战者。(车臣战场)

面临如此严峻的环境,俄联邦不可能不和北约交恶。只要俄联邦还在,北约和俄罗斯就不会真正实现友好的双边关系,那条充斥着寒意的一条阵线,从芬兰湾到白俄罗斯森林,延伸到黑海。它将继续存在。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