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妃的结局到底如何?

《旧唐书·后妃传》是这样描述杨贵妃的:“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智算过人。”
杨贵妃小名杨玉环,始为玄宗子寿王妃,玄宗贪她美色,先令她入观做了“太真”女道士,之后便纳为己妃,专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22 00:49:01

杨贵妃作为中国唐代著名美女之一,关于她的野史八卦,不仅中国有很多,就连日本也很有多。其中,最奇葩就是11区的居民说贵妃没有死在马嵬坡,而是东渡日本。相传山口百惠就是她的后人。

讲真,第一次看见这个新闻的时候,我反应是原来日本这喜欢攀附啊。而且这攀附的脑洞很大,而且挺厚颜的。有人说日本人的脑洞来自白居易的《长恨歌》,因为里面有说忽闻海上有仙山,然后三郎派去找玉环的道士在仙上找到了太真妃。日本人断章取义作了这个脑洞吧。他们完全无视了“宛转蛾眉马前死”,“悠悠生死别经年”等等句子。

正经不开脑洞地说杨贵妃在马嵬坡是死透死透。后面唐肃宗收复长安,李隆基从四川回长安,有一些记载说李隆基在这时候让人改葬杨贵妃,没有收到杨贵妃的尸体。李隆基回长安是在至德二载(757年),马嵬坡事件是在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杨贵妃也是肉身凡胎,死了两年尸体哪有不腐烂的道理。

何况当初马嵬坡兵变的时候,李隆基妥协杀杨贵妃,就是因为他要自己保命奔四川。杨贵妃死后收葬的过程肯定也是草草了事。因为那会儿李隆基顾不上活人,更不说顾死人。厚葬是很花时间,也很花费人力和财力。逃命的档口,谁有空搞厚葬。客观来说,李隆基后来让人改葬贵妃,可能也是当初葬得太草草了事。

然后,安史之乱这时期,中国南方比北方太平一点,避难往南逃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毕竟,李隆基堂堂天子也从陕西往四川出奔,这不也是往南方逃嘛。但是,奔南方的唐人不会脑洞大去日本。一是,当时航海事业不发达,很多日本来中国的留学生回不去,不是因为不想回去,而是因为出航遇上海难又不得不折返。阿倍仲麻吕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出航,不是逃命,是去探险的。谁逃命有这心态。

第二是,那会儿的日本并不如大唐实在太多。唐人本身也不太乐意去日本。毕竟,大唐各方面都比当时的日本好多。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