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纣王历史上真的是因为妲己才变得残暴、昏庸的吗?

商纣王,又称为帝辛,是商朝的最后一位君王。关于此人的事迹有许多,比如酒池肉林、牝鸡司晨等等。不过若要说商纣王身边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妲己了。
《封神演义》中将妲己刻画成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5-17 20:16:55

我是棠棣,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一下:

这个问题,说到底还是历史上的红颜祸水论的一种表达方式。我们弄错了这个问题的逻辑:首先是由于纣王的昏庸无道才使得地方诸侯投其所好,以求保全。

我来从《封神演义》和史书两个方面谈论一下妲己“红颜祸水”的说法:

一、《封神演义》中的妲己“红颜祸水”

在中国古代社会文化中,妲己一直被视为体现“红颜祸水”思想的第一人。在《封神演义》中,妲己是导致商纣亡国的直接原因。但是从小说中的具体描写来看,帝辛去拜见女娲神像,写诗亵渎女娲,才是导致商朝灭亡的真正源头。女娲作为上古女神,颇受人们尊重与崇敬,丞相商容进谏帝辛,在女娲宫进香时曾说“女娲乃上古神女, 生有圣德, 女娲乃采五色石炼之以补青天, 故有功于百姓, 黎庶立禋祀以报之” 。

为使商朝 “四时康泰, 国祚绵长, 风调雨顺, 灾害潜消” ,帝辛起身前去女娲宫祭拜。 帝辛见女娲神像 “容貌端丽,瑞彩翩趾,国色天姿,宛然如生;真是蕊宫仙子临凡,月殿嫦娥下世”。

女娲娘娘的美貌引起帝辛的爱慕,于是就写诗意淫,女娲娘娘看后大怒,恼曰:“殷受无道昏君,不想修身立德以保天下,今反不畏上天,吟诗亵我,甚是可恶!我想成汤伐桀而王天下,享国六百余年,气数已尽;若不与他个报应,不见我的灵感。”

并招来三女妖祸乱成汤,终致成汤灭亡。由此看来,帝辛并不是一个一无是处的昏君,只是被女色所诱,导致女娲娘娘的报复,可见女性的美貌是万祸之源,男性一旦为美貌所惑,必会招来大祸“人君爱色,必颠覆社稷;卿大夫爱色,必绝灭宗庙;仕庶人爱色,必戕害其身。”

红颜祸水论其实是男性表露出来的一种对女性的极其惶恐的心理。然则,历史并不是几个无权无位的女性就能使之发生更替亦或衰亡的。朝代更替,国家兴衰的罪魁祸首本就不是毫无权利的女子,而是处于社会统治阶层具有实际权力的男子。

若是单单以美丽来说,妲己足以称得上“美人中的美人”,否则坐拥商朝后宫的帝辛不可能为之惊叹,也恰是由于妲己如许的美丽,才能使帝辛为之倾倒,对其蛊惑朝纲的言语百依百顺,最后断送了成汤的大好江山。妲己的美丽与谗言成为商朝灭亡的直接原因,小说中还运用了许多的笔墨描写妲己魅惑帝辛、秽乱宫廷的行为。

比方说,第六回帝辛无道造炮烙;第七回费仲计废姜皇后;第十九回伯邑考进贡赎罪;第二十六回妲己设计害比干,等等,全部都是帝辛对妲己言听计从的结果。

二、史书中的妲己“红颜祸水”

《吕氏春秋·先识览第四》便有这样的记载:姬发以告诸侯曰:“商王大乱,沈于酒德,辟远箕子,爰近姑与息。妲己为政,赏罚无方,不用法式,杀三不辜,民大不服。守法之臣,出奔周国。”

从这番话中可以看得出由于妲己干涉朝政,已经引发了许多朝臣的不满,尤其是忠良大臣的不满。如此种种,妲己作为“红颜祸水”的罪责也就又多了一条。

在大家的印象里,帝辛就是一个暴君的形象。然而,这个形象却与真实的帝辛差距甚大。其实在春秋时期,记载的有关于帝辛的罪状仅仅只有“比干拼死上谏而被赐死”,但是到了战国时期, 《墨子·明鬼》“昔者殷王纣,贵为天子,富有天下,上诟天侮鬼,下殃傲天下之万民,播弃黎老,贼诛孩子,楚毒无罪,刳剔孕妇,庶旧鳏寡,号咷无告也。”

开始有记录纣王解剖怀孕妇女等罪行,而且连比干上谏而死的死法还变得多种多样了,楚大夫屈原在《涉江》中写道“比干菹醢。”认为比干是被剁成肉酱而死,这也只是其一。 但是到了汉朝史官司马迁撰写 《史记》 时,比干的死法又变得更加离奇了, 我们来看 《史记· 殷本纪》:纣愈淫乱不止。微子数谏不听,乃与太师、少师谋,遂去。比干曰‘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争’乃强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剖比干,观其心。

而后又因为帝辛宠幸妲己,又被传为妲己甚为好奇“圣人之心是否有七窍”,帝辛便命人剖开比干的心以此来满足妲己的好奇心。

《史记·殷本纪》记载,殷纣王“好酒淫乐,嬖于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对妲己百依百顺这条罪状,是根本不切合现实情况的,殷商时期的人们颇为封建迷信,任何具有决定性的措施,都是要通过占卜来断定福祸再来做出相应的决定,这是在出土的甲骨文中有明确记录的,妲己能够蛊惑纣王的力量,实在是被后人夸大得离奇。帝辛再是不好,一国之君也不至于会有如此卑劣。后人根据个人喜好,加以浓重的感情色彩,对帝辛的残暴和妲己的荒淫进行加工描绘,以讹传讹,这样与捏造谎言有什么区别呢?

在后世不论是野史还是正史,妲己的妖孽和淫荡形象也随着大家的故事传播变得也发恐怖。直到明代的《封神演义》出现,编撰者没有了史学家等等的考虑和顾忌,直接将妲己妖魔化,是狐精,是妖魔,是害成汤毁于一旦的千古罪人。抚心自问,将国家衰亡的脏水泼到一个女人身上,是否正确?

三、“红颜祸水”论出现的原因?

在夏商时代,还有母系氏族社会制度的存遗,女性仍保有主导的权力,体现在政治、祭祀、农业、军事等等的方面,她们不仅有独立的财产权,还有主持祭祀和指挥作战的权力。 《封神演义中女娲娘娘以她至高无上的神权和超人的威慑力成功的维护了自己的女性尊严。

虽说女娲娘娘在这部神魔小说中代表的主要是神权之于王权的凌驾以及天命观的概念,但是女娲神话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社会条件,说明在新旧石器时代和母系氏族社会里,“女性崇拜”观念的由来并不以性别歧视为念头和目标,而是以对繁衍的赞美和期待为念头和目标。

由于女性拥有生育功能,是以被冠以造物神,鼻祖的称号。在远古时代,先民主要以打猎生存,由于生产力的低下和生存条件的艰苦,他们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去继续打猎生产工作,以此来抵抗恶劣的生存环境。因此,就形成了对繁衍的渴望和崇敬,因为原始社会群婚制度的特点,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于是便产生了“女性崇拜”的观念。

“女性崇拜”和人们对生命的的渴望紧密地联系着,甚至可以说是融为一体。由于女性在经济生活中起主导作用,她们在社会中是拥有独立自主地位的,不仅不是男性的附庸,而且还受到男性的尊重和崇拜。然而,这样的日子并没有过了多久。自从周朝的兴起,我国古代性别文化发展和社会性别制度就发生了重大转折。周代社会制度的创立,为强化男性权力奠定了基础,从此开始,女性的社会地位开始降低。

并且,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自然知识的进步,男子在社会生活生产中的作用不断变大,他们在社会历史上的地位也开始逐渐提升,随着人们对生殖繁衍逐渐有了科学的认识,男性开始不再尊崇女人。女神的地位已经被降低成男神的妻妾亦或情妇,男性开始占据社会等级结构中的统治者地位,无论在家庭中还是在社会中男性等级统治取代了女性和男性之间的伙伴合作关系,开始出现一夫多妻、殉葬、娼妓。历史逐渐演变成单一的男性历史。

在男权社会下,主流价值评判所称道的坚贞刚烈中,包裹着吃人的假话,而女人是“祸水”的侮蔑则是对男人罪恶的掩盖。

中国封建社会是个等级森严并且尊卑有序的社会秩序、社会各次人等各安其位,具有倾城之姿的女人激发的男人之间令人切齿的争夺很大的侵扰了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稳固和统治阶层的太平。所以这些拥有美貌的女人又被看作是魅惑男子的妖孽,不能接近充盈着美丽诱惑的陷阱。正是男权社会的提防和仇视,使得男性掌有绝对的言语主导权,由于惧怕,于是污蔑她们的形象,给美女们冠以“祸水”的称号。其实,红颜祸水的形象不仅仅只是拿来提防女性,更为重要的是给予男性告诫。

之所以男性敢明目张胆的将历史兴衰的罪孽完完全全的推脱在女性身上,并且又能获得社会大众的一概认可,是因为,封建社会里,男尊女卑思想的作怪。当母系氏族被父系氏族取代之后,女性在历史中的主导地位也一去不复还了,女性逐渐成了男性的附庸,成为了低声下气的奴隶或者说是繁衍工具。在以男权为中心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女性不仅在心理上受到了窒息的压抑、精神的禁锢,甚至身体上还受到了折磨。恩格斯曾说过父系社会代替母系社会是女性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失败。

“红颜祸水”现象,是随女权沦落、男性中心社会日益加强对女性全面压制而产生的文化现象,在文学中也有广泛的表现。而这种现象,是男性一手造就的,他们以此来禁锢女性的精神,洗脱自己的罪恶,并且将之作为进一步摧残女人的借口。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