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我是因为崔永元和方舟子才知道司马南的。至于这几个人之间的是是非非,在网上一度闹得沸沸扬扬,惊龙轩无意在这里掺和。司马南在网上注明的身份是学者和书家,看来他对自己
说实话,我是因为崔永元和方舟子才知道司马南的。至于这几个人之间的是是非非,在网上一度闹得沸沸扬扬,惊龙轩无意在这里掺和。司马南在网上注明的身份是学者和书家,看来他对自己饱受争议的书法水准还是颇为自信的。
相比之下,担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和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副主席的丁谦先生,应该是得到了更多人认可的书法家。早些年喜欢硬笔书法的朋友应该对丁谦这个名字不会陌生,他相继出版各类书法字帖四十余种,发行达数百万册,被评为二十世纪中国硬笔书坛“十大杰出人物”之一。当然,丁谦的书法成就并不局限于硬笔书法领域,其毛笔书法作品先后十多次荣获国际、国内大赛一等奖、金奖,实力可见一斑。
同样以书法家自居的司马南先生,请丁谦为他题写一幅作品,当然不仅仅是为了交流书艺,更有抬高身价的作用。但是,司马南坚持要丁谦题写的八个字却让不少人感到费解:三天教授,胡同串子。
原来关注过司马南动态的朋友其实很容易理解这几个字的意思。两年前,刚刚成立的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中国画研究聘请司马南与姜昆、郭达等笑星一起该院头茬教授。其他人暂且不提,对于并无多少实际影响力的司马南来说,自然很在意这一项久违的殊荣。
不料,造化弄人,就在司马南忙不迭地散播着这一激动人心的喜讯时,因为众多校友的极力反对,学院迫于压力以“程序瑕疵”为由收回聘书,兴致勃勃的当了三天教授便草草收场,令司马南等人相当尴尬。正因为这样,“三天教授”也成了网友们时常用来嘲讽司马南的话题。
若非老北京人,对“胡同串子”这几个字很难理解。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个词与胡同串子意思相近,叫“盲流儿”。所以说,胡同串子起初的意思,除了包含对游商的贬低之外,就是指那些在胡同流窜的坏人。
随着时代发展,许许多多的老词儿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胡同串子这个词也慢慢脱离了单纯的贬义,俨然成了熟悉胡同、了解北京文化的代名词。所以,当网友们称司马南为胡同串子时,他倒也并不介意。
对于为何坚持要丁谦为自己题写“三天教授胡同串子”这几个字,司马南在网上有过这样的解释:喜欢把这几个字挂在嘴上,以为会对司马南构成羞辱的朋友,大概并没有仔细推敲过这几个字。某角度刻画司马南,这8个字诙谐幽默饶有趣味。
同时,司马南还自撰对联一副:三天教授短命,毕竟曾为,小丢人并非是我;胡同串子长征,着实有幸,大杂院能串是福。
不管是自嘲也好,还是自得也罢,司马南这样的举动与他“网红”的身份还是匹配的。毕竟,没点争议,没点话题,谁会去关注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