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是职工家庭,家在县城里面,家境中上。09年上的大学,大学期间除了必须要的书本杂费开支,每个月就600块钱,衣服是寒暑假回家,父母带去买。我爸说大学在外了,自己一个人生活要知钱
孩子没必要自卑,也没必要太在意别人的眼光,自己的人生还要自己走。我朋友的儿子大学的时候有个室友跟你情况差不多,反正四年时间都没请过客,毕业后在济南,有次几个室友约好了到那个同学家里,非要让他请次客,他去了,请的也很简单,最后碰到那同学的父亲,才知道原来那同学的母亲车祸死了,父亲下岗,虽然母亲那时候赔了十八万(零几年),但家庭条件非常差,得知了具体情况,反而几个同学都很尊重他,现在几个人合伙做网商,关系还铁的不行,收入也不错。穷不怕,自己要有底线,别人请客自己条件不好就不掺和,有时候也要暗示自己的具体情况,得到别人的理解,大学没有利益纠葛,还是很纯洁的,得到体谅应该不是很难。我儿子在北工大,他有个室友经常找他借钱,数额都不大一百两百的,有次跟我谈起,说挺烦的,我问他,他借钱是干嘛,如果确实困难,你就借点给他,就当资助了。我儿子就说“我哪知道他是不是确实困难?”我说“你跟他一起吃饭,你看他点菜点啥,再看他穿衣穿啥,节假日在干啥”差不多你就知道他是不是确实困难。后来发现那同学确实困难,吃饭就是百米饭加免费汤。后面我就跟儿子说,要是这样你就每个学期资助他点,我儿子说“这样很伤自尊,下次他再找我借,我就借给他,还不了,我也不找他要就是了,不然伤他自尊也不好,让他有了依赖也不好。”你看,同学之间还是很纯的,只要了解了,还是会互相体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