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这句话跟范蠡有关联吗?其中又有什么故事呢?

这句话与范蠡有关系,《史记》中有记载。至于范蠡和文种如何辅佐亡国的越王勾践励精图治,实现强国后隐姓埋名,离开越国,并写信给共患难的战友文种,以\"鸟尽了藏,兔死狗烹”的道理劝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10 07:44:12

这句话与范蠡有关系,《史记》中有记载。至于范蠡和文种如何辅佐亡国的越王勾践励精图治,实现强国后隐姓埋名,离开越国,并写信给共患难的战友文种,以\"鸟尽了藏,兔死狗烹”的道理劝说他离开越王保身,而文种不听,终被越王所害的历史事件,稍有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笔者不再赘述,只说这其中隐藏的故事。

一,范蠡的一生全释了两点。一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当越国被吴国战败亡国之际,他为了国家竭尽全力。二是他看透了与君主\"只能共患难,不能共享受”的宫廷处世哲学,胜利之后,放弃官爵,勇流急退,明哲保身,去另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实现人生价值。这其中不仅仅是范蠡对勾践本性的了解,更是对宫庭斗争的远见卓识,更有他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

二,\"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给后世敲响了警钟,事实证明,从始皇起到清,中国共有240余名皇帝,沒杀功臣只有秦始皇、刘秀、唐太宗三位。像刘邦杀韩信,朱洪武火烧庆功楼的事情多的是。功臣被杀的悲剧,究其原因是他们放不下“名利”。

三,\"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警世道理不仅适用于官场,同样对各行各行乃至人与人的交往中也有警示,比如被“卸磨杀驴”之类的事情就属此类。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