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字这个称谓还是比较复杂的,在语音语义都有差别,全国各地方言中的读法区别也很明显。在意义上,“爹”字既可以表示父辈,也有用于祖辈的,还有用于其他长辈的。
爹字的字形分
「爹」这个字始见于三国时代的字典《广雅》:
《广雅·释亲》:爹,父也
「爹」的来源,根据目前魏晋——唐宋的文献记载来看,有两个说法:
外来语词——羌人呼父为爹,注音「徒可切」,音近「大」。
古汉语词——北方、荆楚方言呼父为爹。
《广韵·麻韵》:爹,羌人呼父,徒可切。
《南史·卷五十二》:是冬,诏征以本号还朝。人歌曰:始兴王,人之爹,赴人急,如水火,何时复来哺乳我。荆土方言谓父为爹,故云。徙我反。
《广韵·哿韵》:北方人呼父曰爹。
《六书故·卷十五》:岷俗呼父曰爹。
《册府元龟·卷六百六十三》:唯仰食于阿爹,国政悉不敢问也,回鹘谓父为爹。
《天中记·卷十七》:荆土方言谓父为爹,呉人谓父曰爸,回纥呼父曰阿多。
当然,辞书说的这个「羌」是一个泛指,指当时中国西北方的游牧民族。
所以,目前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解释大概有三种说法:1、「爹」来自突厥语中的回纥文
论文《爹的形音义来源》认为《隋书》中记载回纥人「以父为多」,「多」也即突厥语中的ada或ata,「多」加「父」也即「爹」字。
曾兰燕. . “爹”的音形义及来源. 文学教育(中)(3), 160.
参阅程适良编写的《突厥比较语言学》一书,可以发现,突厥语系中诸语言的「父亲」确实都类似「ada」的读音:
维吾尔语喀什话:A-tA。
《委兀儿译语》:阿坛”;
《高昌馆译书·人事门》:父,阿答。
哈萨克语:Qke ata-nFN
塔塔尔语:Qtij
柯尔柯孜语: AtA
乌孜别克语:ÃtQ
撒拉语:aba
裕固语:adZa
图瓦语:adZa
详见:郭熙. (2006). 对汉语中父亲称谓系列的多角度考察. 中国语文(02), 72-80+98.
如果这个说法正确的话,那么,「爹」是魏晋以后民族大融合时期,传入到汉语的一个词汇。
2、「爹」的「da」音来自梵文,「die」音来自羌人
当然,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古代辞书上记载都是正确的,只不过是不同时间传入汉语的外来词。
详细论证我就不引用,只说结论:
「爹」有两个反切音:
徒可切,读若「大」,来自梵文,东汉经由佛经进入汉语,北方人呼「父」而用,后来传到南方。
陟邪切,读若「跌」(当时的汉语中知纽还未从端纽中分化出来),来自羌人,魏晋——隋代进入汉语。
详见:陈燕 2003 《“爹”字二音考》,《辞书研究》第3期。3、「爹」是汉语中固有词汇,不是外来词
论文《说“爷”和“爹》引清代钱大昕的论证认为「爹」的本来借用「奓」或者「奢」字,后来加意符「父」。
所以,「爹」是「奓」的假借义成字:
「爹」的上古音「定纽歌部」,读若「大」,中古音「章母麻韵」,古今音的变化如下:
引自:胡士云. (1994). 说“爷”和“爹”. 语言研究(01), 120-135.
但这个说法有个问题,我核实了一下,没有看到古代文献中有用「奢、奓」表示「爹」的现象,该文也没有说何时开始借用。
所以,此文最关键的地方举证不详细,但也可姑备一说。
综上所述,我们现在只知道「爹」这个字最早出现三国时代的辞书《广雅》中,至于是外来词还是汉语固有词汇,目前学界还不是很确定。世界上很多语音中「母亲」和「父亲」的发音这两个词都非常一致,母亲的辅音都是m,父亲的辅音是\d\b\p\f。「父亲」的发音基本上都有ba\da\pa\fa这些最容易发的读音。
如:「父」的上古音读「爸」,汉语中「fu」的音是魏晋以后才出现的,「父、爸」是古今字。有可能在某些古代汉语方言中「父亲」有「da」的发音。
英文「father」也有「fa」这个轻唇音,「dad」有「da」这个音。拉丁文中有 pa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