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的作品《桃花庵》,最后两句、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该怎么理解?

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理解,阅读的感性体验尤为重要,“体悟”是品评诗歌的重要方法。而作为现代人,我们已丧失了古人作诗赋词的环境感悟、背景体验。现代人如何精准“体悟”一首古典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5-19 21:07:35

这首《桃花庵》在风格上可以理解成向李白致敬的作品,同时也是唐伯虎自己的个人宣言。当然,也可以理解为自己仁途的不得意而找的借口。就像李白,明明是当不上官,所以只好说自己不喜欢当官。所谓藐视权贵者是也。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

这一句实际上省略了一个字——“君”,应当是“君不见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

五陵,就是汉代五个帝王之陵墓。即汉高祖刘邦之长陵,汉惠帝刘盈之安陵,汉景帝刘启之阳陵,汉武帝刘彻之茂陵,汉昭帝刘弗陵之平陵。这五个陵墓都在长安以北(汉文帝的霸陵在长安以南),当时,每一个皇帝入陵之后,朝廷都要颁布旨意让各地的富豪和平民迁居到此处。比如长陵和茂陵迁了一万户,其它几个陵迁居各五千户。

这个富贵人家迁居到此地明显带有“供养”帝王之意。所以,这个五陵所在的区域太常县便成为了富豪区。

这只是“豪”而已,但不是“杰”!

杰,指的是义气游侠,原型是谷口县令原涉。因为其品德令人称赞,所以20多岁就当了县令,因为名声好,所以当官时不需要管理,地方就路不拾遗了。后来因为报仇而逃亡,当过了风头之后他的名声更加响亮,于是广交朋友,宾客盈门。

也就是说,“五陵豪杰”指的并不仅仅是富贵人家,而且还指的是交际广阔的社会名流。

因此,这一句话可以翻译成为,您难道没有看到当年那些富豪名流死后坟墓所在的地方,现在既没有花草也没有美酒,都变成了让人耕种的土地了么?

其实这一句话可以理解为世事变幻,沧海桑田。但这却不是唐伯虎的本意,因为结合上下文,这一句话只能理解为隐居之乐,闲居之趣,安居之志。

不得不说,这句诗难免有些酸葡萄效应,因为即使唐伯虎“桃花庵裏桃花仙”、“酒醉还须花下眠”,“他得驱驰我得闲”,可实际上这个桃花庵在若干年后,也会重蹈五陵豪杰的前辙,一样会“无酒无花锄作田”。

但唯一的区别是,唐伯虎有诗画传世!

因此,重要的不是住在哪里,重要的不是富贵贫穷,而是这个人是否留下痕迹在这个人世间。

唐伯虎,以一种痛苦的方式做到了!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