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是小说、电视剧,自然不能完全符合历史,以下是一些不符历史之处: 1、女子十五岁及笈,男子二十岁加冠,电视剧搞了个公主十八岁加冠
2、秦孝公登基不久的
《大秦帝国》是小说、电视剧,自然不能完全符合历史,以下是一些不符历史之处: 1、女子十五岁及笈,男子二十岁加冠,电视剧搞了个公主十八岁加冠
2、秦孝公登基不久的六国分秦完全是编的
3、作者没搞清先秦姓氏制度,先秦男子名字为“氏+名”,女子为“名+姓”,小说中楚宣王熊良夫成了芈良夫,商鞅给一个姓陈的小丫头起名叫陈河丫,白圭闺女叫白雪,百里遥孙女叫百里玄奇,秦国是赵氏嬴姓,剧中却说了好几次嬴氏,电视剧第二三部楚怀王熊槐成了芈槐,齐王成了田姓,一个公主叫姬狐,还嫁给了同姓姬的燕昭王他哥,屈原成了芈原(预告说的是屈原,口型也是屈原,改成芈原应该是广电的事)
3、秦国三帅中的孟明视是字孟明,白乙丙是字白乙,作者完全把他们当成姓孟姓白了,虚构出了孟西白三族。作者还虚构了百里奚的后代世世隐居,而孟族是孟明视的后代,却在秦国当官,让人觉得作者连孟明视是百里奚的儿子这一基本史实都不知道
4、很多历史人物早出场,孟子比商鞅小了二十多岁,而书中孟子比商鞅大很多,而且编了个商鞅骂孟子,第二部又编了个张仪骂孟子,侯嬴、晋鄙在史书中是信陵君窃符救赵时才出场,当时是公元前257年,而大秦帝国中都把他们安排到商鞅变法时期,侯嬴由一个大梁看大门的变成了商鞅朋友,商鞅变法是公元前356年,廉颇历史上活了八十多岁,而要按大秦帝国廉颇的出场时间算,廉颇得活120多岁,战国四公子都活成妖精了,书中这四个都提前出场了而且总共搞了八十多年的合纵,历史上秦惠文王十来岁登基,而作者给改成了十来岁被流放,三十多岁才登基
5、赢华由男的变女的(电视剧第二部改回来了),樗里疾是秦孝公庶子,而作者给改成了两者没血缘关系,秦孝公只有秦惠文王一个儿子,电视剧二三部给改回来了,不过名字成了嬴疾
6、脸谱化太严重,秦孝公商鞅等没有一丝缺点,秦孝公为保全商鞅特地给商鞅留了一万精兵,不听国君的只听商鞅的,商鞅知道后把这诏令给烧了,历史上商鞅本来是造反被杀然后被车裂,秦人根本不怜惜他,作者给改成了商鞅故意不按法律惩罚王轼,自愿下狱以此引出蛰伏近二十年的老世族,被车裂时很多秦人活祭商鞅,还带来了万古法圣牌匾,哭得那叫一个伤心,公子卬本是名将,作者完全给改成了庸将,申不害变法本是成功的,令韩国十几年不受侵犯,申不害最后是病死的,作者给改成了变法是失败的,申不害是自尽的,还说这显示了吏治变法的脆弱性。马陵道之战庞涓、太子申战死,随后魏惠王对庞涓予以厚葬,而作者给改成了太子申没死,将责任全部推给了庞涓,还怂恿魏惠王将庞涓尸体喂狗,然后龙贾直谏,斥责太子申公子卬临阵脱逃,然后魏惠王不听,将龙贾下狱。商鞅变法的法治作者完全当成了现在所说的法治,而且还说秦人受刑毫无怨言,很爱戴商鞅,历史上商鞅处决秦人,曾将渭水染红,作者给改成了秦人一万多人为争水源进行械斗,导致很多人死亡,商鞅因此处决了七百多人,受刑的一个工匠还大喊私斗可耻,公战光荣。商鞅变法是重农抑商,结果作者改成了商鞅要兴商贾。历史上商鞅将先说新法坏后说新法好的人流放,而作者对这一比较有名的事情却只字不提。商鞅变法曾将说新法不好的书全部烧毁,而作者却说这是六国为防秦国变强而故意歪曲新法,秦孝公不得以才将这些烧毁,对这给予了肯定。墨家就是一个普通学派,而作者却将墨家写得跟神秘组织样,据点在神农山,因误会商鞅变法而要杀秦孝公,秦孝公为解除误会而亲赴神农山,在神农山还说出了明朝才出现的学霸一词,与墨家辩论时为证明变法不是苛政而情愿受死,最终使禽滑厘解除了误会,滑念gu,电视剧念成了hua。徙木立信本是奖励五十金被改成了百金。商鞅从未要废除奴隶,而作者却改成了商鞅变法废除奴籍,只是犯法的才没入官府为奴。商鞅推行县制改成了郡县制。历史上商鞅对公子卬说自己要议和,骗公子卬入席,然后在酒席上就将公子卬逮捕,作者给改成了公子卬骗商鞅说可以议和,然后埋伏兵队准备发起进攻,但被商鞅识破,拦截了魏兵,后为显示秦兵的战斗力,放出一部分魏兵,在开阔地带正常交战,以两万五秦国步兵对战三万魏国骑兵,大获全胜,后又大败龙贾,龙贾自尽,而历史上龙贾压根没自尽,是在秦惠文王时才死的,第二部龙贾死而复生,结果又死一次。赵良本是劝说商鞅辞职以此来避祸,是个贤士,作者却将他写成了反对变法的保守派,劝商鞅辞职成了维护老世族利益。作者在小说中一写到项羽就要写江东屠夫什么的,对项羽大加斥责,而对白起却有很多赞美,并将坑杀四十万降卒改成了二十万,而且还是用箭射。秦始皇焚书坑儒该成了儒生要阴谋发动叛乱复辟旧制,秦始皇不得以才焚书坑儒,就连秦始皇将陨石附近的人全部杀死都成了镇压复辟。
7、咸阳在栎阳西面,作者却写成了咸阳在栎阳东面,商於是商、於两个地方的合称,作者却当成了一个地方,编出了个商於郡,而且於念wu,电视剧念成了yu
8、小说中秦惠文王犯法,然后商鞅割了嬴虔的鼻子,随后嬴虔闭门不出二十年,他妈感觉到嬴虔可能会对商鞅不利,于是留下密令要秦孝公杀了嬴虔,嬴虔知道后请来了个胡人,胡人说他可以让嬴虔死去十个月,十个月后可以再活过来,嬴虔随后死去十个月,到秦惠文王登基后又活了过了。历史上秦惠文王犯法商鞅惩罚了嬴虔但并没有说如何惩罚,割鼻是在四年后嬴虔自己犯法导致的,随后是闭门八年而不是二十年,秦孝公也从来没要杀过嬴虔,那个死后十个月又复活实在是扯淡
9、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民意思是刑法不尊重大夫,礼法不卑贱庶民,作者给理解成了刑法不加于大夫,礼法不下到庶民,完全理解反了。商鞅要杀赵亢,结果赵亢说了句刑不上大夫,商鞅说了句刑上大夫,自秦国变法始。商鞅说赵亢尸位素餐,而尸位素餐出自汉书。秦惠文王对荧玉是自己定当负荆请罪,而负荆请罪这件事发生在他儿子秦昭襄王在位时期。剧中甘龙还将苦心孤诣念成了苦心孤指。“七月流火”是指天气转凉,作者却给理解成天热。小说、电视剧中多次称呼官员为“大人”,而“大人”一词用于官场始于明朝。
10、义渠生活方式是农耕,剧中却成了游牧。骑兵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才有的,结果无论是小说还是电视剧都提前有了骑兵。小说动不动就吃牛肉,而当时是不可能随便吃牛肉的。秦国二十等爵皆为右在左上,作者却说左庶长比右庶长大。电视剧第二部宣太后结婚前就有了私生子,而历史上宣太后是在秦惠文王死后才有私生子的,而且两个私生子电视剧改成了一个。第三部秦昭襄王说了执着这一词,而执着是佛教用语 ,本意是过于拘泥于某一事物,跟现在说的执着根本不是一个意思,而且佛教是汉朝才传进中国的。
《大秦帝国》符合史实的程度极低,虽说小说必须虚构,但作为历史小说,大事及最起码的史实不应出现过多的错误,《大秦帝国》连这都不能做到,比《李自成》差远了,因此看看就行,不必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