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事,在解放战争中太常见了!
几乎可以说,国军的每次大败征兆很明显,那就是前方捷报频传!
可笑的是,这些完全不符合实情的战报,全部写入了国军战史,以至于湾湾《戡乱战史》中国军在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中央军中将师长赵锡田率领的整编第三师,被刘伯承在“定陶战役”中用诈败之计诱歼。赵锡田因为骄傲狂妄,多次报捷炫耀,让作战计划发生变动,最终导致全军覆没,自己遭擒。
1946年,为了应对国民党对各解放区的大举进攻,我军在各个战场也开始主动出击,针锋相对进行斗争,刘伯承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各部,也同时发难,对所在地区的敌占城镇发动袭击。这是内战爆发以后刘邓大军的首次主动出击。蒋介石闻讯后,急忙调兵遣将,企图以重兵合围,消灭刘邓大军。
面对敌人的大兵压境,处于劣势,退无可退的晋冀鲁豫野战军,只能坚持作战,寻机歼敌一部,以扭转战局。刘伯承左思右想,决定将目标对准敌整编第三师。
国民党整编第3师为蒋介石的嫡系部队,中将师长赵锡田黄埔四期出身,是郑州绥靖公署主任刘峙的学生,也是国民党陆军总司令顾祝同的外甥,在对日战争中出力不少,立下不凡战斗。曾参加“皖南事变”围攻新四军,叶挺就是栽在他的手里。赵锡田时年38岁,年轻气盛,根本没把刘伯承和他的部队放在眼里。
刘伯承要诱敌深入,以优势兵力分割包围将之歼灭。他先派出王近山6纵的两个团,引诱赵锡田,边打边撤,假装败逃,并扔下不少武器装备制造假象。赵锡田果然上当,一路攻城拔寨,势不可挡,每占领一地,赵锡田赶紧上书报捷,这让蒋介石大为高兴,特发嘉奖令鼓励,赵锡田的轻敌情绪也感染了指挥官刘峙,为了让赵锡田抢到头功,便把齐头并进的另一个师调往它处,使整编第三师陷入孤军作战的态势。
刘伯承见敌中计,待赵锡田进入埋伏之后,以4倍的优势兵力对其发起攻击。虽然赵锡田奋力抵抗,但增援部队被我阻援部队拦住近身不得,只能孤军奋战。经过激烈的战斗,敌整编第三师终被全歼,师长赵锡田被从汽车底下拖出来成了俘虏。
在见到刘伯承时赵锡田还不解的问“你们一退再退,辎重丢的遍地都是,难道是在骗我吗”?刘伯承微笑着回答道“你是黄埔毕业,难道不知道孙膑减灶赚庞涓的故事吗”?战国时期孙膑利用逐天减灶之计,让庞涓误以为齐军损兵折将而追击中伏,兵败自杀。
定陶战役是刘邓大军在解放战争爆发后打的第一个歼灭战,以自身伤亡3500人的代价,歼敌1.7万,其中俘虏1.2万余人,但由于俘虏人数太多,看管不力,在遭敌机报复轰炸时,有4000余人又趁乱逃跑了,让刘伯承大为光火。战后,蒋介石雷霆震怒,撤了刘峙等一干人的职务。
赵锡田一年后被共产党释放回家,心存感激的他,为共产党不做了不少工作,并一度因此被抓入狱。1949年也没有随舅舅顾祝同一起去台湾,而是去了巴西定居,并在1991年于84岁高龄时回到大陆探亲。
我是历史微点,欢迎互相关注,共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