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不上了,目前阿里巴巴的市值是4678亿美元,腾讯的市值是4059亿美元,阿里巴巴的市值比腾讯高出15%,或者说腾讯的市值是阿里巴巴的87%,这个差距看似不是很大,按照A股的话说这是一两
追不上了,目前阿里巴巴的市值是4678亿美元,腾讯的市值是4059亿美元,阿里巴巴的市值比腾讯高出15%,或者说腾讯的市值是阿里巴巴的87%,这个差距看似不是很大,按照A股的话说这是一两个涨停板的事情。但是这确实是资本市场最理性的看法。
1、阿里和腾讯的估值
阿里巴巴当前的动态市盈率是22倍,动态市盈率是17.8倍,而静态市盈率是52倍,动态市盈率和静态市盈率如此巨大的差别是在于阿里巴巴最近一个季度的净利润大幅增长,因为受到了蚂蚁金服股权收益692亿元。
尽管最近的净利润大幅的增长是由于收到蚂蚁金服的股权收益,但是他的营收增长依然是非常快速,以下是阿里巴巴从2017年自然年度以来各季度的营收情况,最近一期的增速是39.8%。
腾讯当前的动态市盈率是27倍,静态市盈率是35倍,而滚动市盈率是32倍,看起来是要比阿里巴巴的估值要高一点,其实不然,因为最近一期阿里巴巴的净利润有692亿元是蚂蚁金服的股权收益,如果把这个去除,那么两者的滚动市盈率的估值基本也是一致的,大概是31倍的滚动市盈率,和腾讯的32倍滚动市盈率基本是一致的,两个都是互联网的公司,估值都是一致的。
2、阿里巴巴所在行业的空间大
我们都知道阿里巴巴的核心业务是电商,腾讯的核心业务是社交,这是从产品层面来区分的,阿里和腾讯都是巨无霸的企业,渗透也足够的深,从收入来看的话,电子商务依然是阿里巴巴的核心业务,占据了85.8%的营收份额。
电商是阿里巴巴的核心,电商服务的一端是个人消费者,一端是企业,阿里是一个 平台,阿里平台的交易额的增速取决于几个方面,首先是个人消费者收入的增速(这个是和宏观经济匹配的),其次是个人消费者在线上消费的比例(目前线上消费占零售额的20%以上,未来会上升到40%甚至更深的比例),第三个是用户群的增长速度。
消费者个人收入和宏观经济匹配,而线上消费的比例会越来越大,最后就是用户群体的渗透率会原来越强,老年人慢慢的也会用,偏远地区的也慢慢会用,年龄大于18岁就可以使用(也许不到就可以),这个几个速度是乘法关系,而非加法关系,所以阿里的成长性会更强。
3、腾讯所在行业的空间小
腾讯的核心业务是社交,但是收入是基于这款产品的各种增值服务以及广告收入,下图是上半年的财报,其中增值服务是970亿元,而单单第二季度中的增值服务收入是480亿元,增幅是14%,其中的网络游戏是273亿元,增幅8%,而社交网络收入是207亿元,增值23%(主要得益于直播服务和视频流媒体订阅的增长),也就是说增值服务是由网络游戏和社交网络服务(比如QQ会员充值等)组成的,所占比例分别是57%和43%。
单单第二季度的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收入是229亿元,增长37%,这块的服务收入主要是商业支付和云服务。
网络广告第二季度的收入是164亿元,增长16%,其中的120亿是来自于微信朋友圈和QQ看点,另外44亿元是媒体广告收入。
所以,从收入来源来看,腾讯的收入主要来自于游戏(占比约31%)、社交网络服务(占比约23%)、支付和云服务(占比约26%)、微信朋友圈及QQ广告(占比18%)。
其中的大头,游戏收入其实是和个人的收入增长相关的,这个就和宏观经济是一样的,8%的增速大致和居民收入的增幅是一致的。社交网络服务还是和个人收入相关,只是目前由于直播的新形势带来更高的增长速度;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依靠的是企业(阿里的支付给了蚂蚁金服,最近这个季度一次性获得692亿收入),目前增长速度还不错。最后的网络广告,付费的还是企业,企业的付费意愿和宏观经济相关,这个增速目前也只有16%了。
相比而言,腾讯看似是社交为核心,和宏观经济的相关性小,而阿里巴巴是做电商的,天然是贸易的属性,看似和宏观经济的相关性强,但是通过上面的分析后我们知道腾讯其实和宏观经济的相关性更强,这个也导致未来腾讯的增速会大大低于阿里巴巴的增速。
最近两个季度腾讯的营收增速只有18%,而阿里巴巴是41%,未来这个趋势还会持续,一直持续到电商的消费额度达到总消费比例的40%,到那个时候,腾讯和阿里的增速就会差不多,但是那个时候阿里巴巴的收入规模恐怕是腾讯的一倍以上了。这个就是为什么腾讯的市值未来赶不上阿里巴巴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