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诗形容一个人很牛很厉害?

“山高路远坑深,军队纵横驰骋。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领袖的这首诗称赞的就是我党我军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我军五虎上将之一的彭德怀元帅。
彭老总字石穿,湖南湘潭人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5-23 02:17:29

这样的诗有很多,如“天下谁人不识君”,如“生子当如孙仲谋”,那么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眼中,又有谁能让他推崇,甚至专门以诗词颂扬呢?唯有一人,彭大将军!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毛泽东

彭德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者之一,当代军事家,共和国十大元帅,开国将帅中最勇敢的真汉子,敢于坚持真理的奇男子。

彭德怀出生在湖南湘潭县一户穷苦农民家庭,饱受阶级压迫的他很早就萌发革命思想,先是加入湘军当兵,后历经辗转加入中国共产党,与滕代远领导平江起义,创建了工农红军第五军,并加入井冈山,与林彪、黄公略、伍中豪等并称“井冈山四骁将”。

四骁将中,彭德怀有勇有谋,指挥风格以刚猛著称,屡屡以弱胜强,以少胜多,深受毛主席信任和器重,在红军众多优秀将领中脱颖而出,后来担任红一方面军副总司令,协助毛主席、朱德总司令指挥中央苏区反“围剿”斗争。

由于左倾主义影响,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万里长征路上,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危机四伏,又有激烈的内部斗争,彭德怀一切以大局为重,率领红三军团冲破重重封锁,先是在湖南境内血战湘江,又在遵义会议上,坚决支持毛主席的正确主张和领导。

遵义会议后,彭德怀北渡赤水、回师攻娄山关、再占遵义城,打了一个漂亮的大胜仗,极大鼓舞了士气低落的红军士气。

1935年10月19日,毛主席到达陕北保安县的吴起镇,彭德怀也很快率军与毛主席会合。

此时,盘踞在西北青、甘、宁一带的军阀“马家军”受蒋介石之命派几个师尾随追击而来,毛主席交给彭德怀一个艰巨的任务,“务必打退追敌,不要把敌人带进根据地。”

当时我军经过长期行军,十分疲惫,兵力装备都不占优势,但彭德怀毫不畏惧,他立即布置歼敌阵势,先是一举歼灭突出在前的马鸿宾三十五师骑兵团,又打垮东北军白凤翔的骑兵团,当有人提议见好就收时,彭德怀不为所动,坚决乘胜进攻,又打挎敌军三个团。

敌军遭到迎头痛击,惨败溃退,从此对彭德怀留下阴影,再不敢进入陕北根据地。

吴起镇战斗胜利后,毛主席难掩兴之情,当即挥毫赋诗一首:

“山高路险沟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寥寥数语,彭德怀的霸气形象跃然纸上。

在毛主席漫长的革命生涯中,创作了近100首诗词作品,但如此公开直接赞美一个人,绝无仅有,足见毛主席对彭德怀军事才能和功绩的肯定,也足以证明彭德怀元帅的厉害。

但彭德怀不居功自喜,他立即把诗的最后一句改为“唯我英勇红军”。

事实证明,彭德怀绝对当得起“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的评价:

抗日战争中,面对强大的日本侵略者,彭德怀组织百团大战,打的敌寇闻风丧胆;

解放战争中,面对强大的国民反动派,彭德怀屡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抗美援朝时,面对强大的17国联军,彭德怀毫不畏惧,不怕牺牲,打的美国人认怂服输;

新中国成立后,彭德怀敢于坚持真理,敢说真话,敢于为民请命,赢得人民敬仰。

敌人越强,我越强,敌人越猛,我越猛,这就是彭德怀元帅的刚猛之道。

在彭德怀身上,我们能找到关羽和张飞两个人的影子,他既有关羽的忠,又有张飞的直,二者矛盾而又和谐地融在一起,尽管“过刚则易折”,但彭德怀元帅坚持真理,矢志不渝,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勇敢、正直、为民的伟大内涵。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