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清昭陵,因在沈阳城北郊又称北陵。
清崇德八年(1643),皇太极突然发病死于清宁宫东暖阁,终年52岁,灵柩停放在崇政殿。
由皇叔多尔衮拥立皇太极第九子、年仅六岁的福临继承大
大家好,我是作家九命猫耳,我来回答!
沈阳北陵也称作清昭陵,是清初关外三陵之中规模最大,最宏伟,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座,在沈阳市皇姑区泰山路,交通路线十分发达,多条公交路线即可到达,还有地铁二号线十分方便,它是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以及自己的皇后博尔济吉特·哲哲的陵寝,除了葬有帝后,清昭陵还葬有皇太极的最爱关睢宫宸妃(海兰珠)、麟趾宫贵妃、洐庆宫淑妃。
一般帝王陵寝都是在皇帝继位的时候便开始营造修建,他们都把这件事看得非常的重要,认为是关乎到国家社稷,工程十分耗大,有的陵寝直到皇帝驾崩还未建成,所以清朝也不例外,昭陵开始建于清崇德八年(1643年),历时八年,顺治八年(1651年)方才基本建成,后来又经历多次维修和改善才形成了现在的规模。陵寝具有仿自明朝的皇陵,可是又具有满族陵寝的特点。
北陵分为前中后三大部分,前部就是从下马碑开始到正红门,中部是从正红门到方城,后部就是方城、月牙城、宝城,这才是陵寝的主体。宝城,又称之为“宝顶”,下面就是地宫,就是陵寝主人皇太极和皇后及其妃嫔的棺椁。
北陵有两大衙门驻守,一个衙门专门用来保护陵寝,一个衙门是专门负责管理和祭祀,清帝溥仪逊位以后,虽然仍有大臣驻守北陵,但是因为连年战乱,也没有资金,再也没有能力去修缮这座皇家陵寝,里面长满了青苔,陵寝残破而又凋零。
1927年的时候被奉天省政府开辟为公园,因为坐落在市区的北部,又是皇帝的陵寝,所以被称为“北陵”,登上宝顶,古木参天,翠绿的树木,皇家陵寝的庄严,雄伟和壮丽,又具有现代园林的秀美,是镶嵌在辽沈地区的一颗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