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位皇帝十三个陵墓,究竟哪三个明朝皇帝没有葬在十三陵?明十三陵包括长陵(明成祖)、献陵(明仁宗)、景陵(明宣宗)、裕陵(明英宗)、茂陵(明宪宗)、泰陵(明孝宗)、康陵(明武宗)、永陵(明世宗)、
明十三陵包括长陵(明成祖)、献陵(明仁宗)、景陵(明宣宗)、裕陵(明英宗)、茂陵(明宪宗)、泰陵(明孝宗)、康陵(明武宗)、永陵(明世宗)、昭陵(明穆宗)、定陵(明神宗)、庆陵(明光宗)、德陵(明熹宗)、思陵(明毅宗)。
其余三位没有葬在天寿山的皇帝为:明太祖朱元璋、明惠帝朱允炆、明代宗朱祁钰。朱元璋葬于南京明孝陵,这是大家都熟知的。
景泰帝由于英宗复辟,被废为郕王,死后自然不能葬入天寿山,而是以王礼葬于金山口。宪宗即位后,恢复景泰帝号,将原墓扩建为皇陵。嘉靖时又改建陵碑,并易绿瓦为黄瓦,使之符合帝陵规制。(现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玉泉山北麓)
说白了只有一位皇帝的不知道入葬了没,那就是世界未解之谜中点击率非常高的建文帝。
建文帝葬在哪里
关于建文帝的官方说法是“建文为权奸逼胁,阖宫自己焚燃“(《明实录·太宗实录》)
就是说建文帝自杀了。(当然大家对朱棣说的话普遍不相信)
《明史·恭闵帝》载:“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明史·成祖本纪》载:“壬申,葬建文皇帝。”也就是说无论建文帝是否死于大火,他都被葬了。
然而,朱棣把建文帝藏哪儿了?这个就又成了一个迷。毕竟朱棣连建文的年号都废掉了,以洪武三十二至三十五年来称建文时期的年代,目的就是让后人渐渐忘记掉,明代还曾经有一位建文皇帝。如果给建文帝修了陵墓,就无法删除掉这个侄子皇帝的记忆,而自己的皇位则会成为千古评论的话题(当然负面更多)。因此建文帝的官方记载只能是葬而无陵。
那假如建文帝逃走了,不论是出家还是出国,他死后葬哪里,这更是一个迷,关于建文帝的传说千奇百怪,但就是没有办法说出他藏哪里了,因为只要是有陵墓,就会有确定建文帝身份的蛛丝马迹。因此各种传说均是有下落而无陵墓。
上金贝古墓
1989年福建宁德上金贝古墓被文物保护部门发现并指定为文物保护单位。学界对此墓墓主人的猜测争论不休,或说墓主是海云印简法系的传人,或说该墓为明代建文帝陵墓。当地文物部门甚至将古墓定名为 “建文帝陵墓”。部分学者根据古墓顶上有一处莲花座托着的火龙珠雕刻,认为该标志是明代佛教中标志性的器物构造,象征着墓主朱允炆龙归沧海。
2009年9月22日,福建省文物局组织历史、明史、地方史志、文物考古、文物鉴定等方面专家,对古墓进行了一周的考察论证。专家们对墓中舍利塔上碑文“御赐金佛日圆明大师第三代沧海珠禅师之塔”十九个字做出解释——前九个字指的是宋末元初高僧印简。不过仍然有学者认为,这座陵墓为建文帝“虚墓”“疑冢”。对于这些疑问,邢东风教授在2015年发表的《沧海珠禅师·海云印简·明代建文帝——上金贝古墓墓主真相之检讨》一文中作出了回应,认为上金贝古墓墓主就是沧海珠禅师印简(字海云),如果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这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