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自朱元璋建立大明起共延续了276年,这期间共出现了十六位皇帝,其中有十三位皇帝葬在北京,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北京十三陵。
十三陵处于北京昌平境内一片龙脉之上的风水宝地里,这
明朝自朱元璋建立大明起共延续了276年,这期间共出现了十六位皇帝,其中有十三位皇帝葬在北京,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北京十三陵。
十三陵处于北京昌平境内一片龙脉之上的风水宝地里,这里东、西、北三面都是群山雄峙,南面有虎山蟒山相对,正好成为守卫皇陵的青龙白虎,中间是一片四季温存的开阔盆地,自1409年明成祖朱棣营建长陵开始,这里便成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皇家禁地,这一片得天独厚的山清水秀成为平民难以亲近的皇族的天庭。
那么另三位皇帝的陵寝又在何方呢?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建都于南京,他死后葬在南京中山的“明孝陵”。
第二任皇帝朱允炆是朱元璋的长孙,他继位后开始削藩,要收回他的王叔们的兵权,最后朱棣发兵从北京打到南京,攻进南京后,朱允炆神秘地失踪了,到现在也还是一个迷,他自然就没有皇陵了。
到了第六位皇帝英宗朱祁镇的时候出了点乱子,由于朱祁镇御驾亲征被俘,他的弟弟朱祁钰被推上台,坐在了哥哥的位子上,成为了第七位皇帝,改年号景泰,然而好景不长,朱祁镇被放回来了,兄弟二人明争暗斗,后来朱祁镇复辟成功,重新坐上了宝座,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朱祁钰的下场可想而知,没几天就被害死了,并将其在建的陵墓也给捣毁了,而将朱祁钰以“王”的身份安葬于北京西郊玉泉山。
明代宗朱祁钰的墓被后人称为景泰陵,是朱祁钰与皇后汪氏的合葬墓,位于北京海淀区四季亲乡娘娘府,这里是明朝安葬早夭的亲王、公主以及失宠的宫人的地方,将朱祁钰安葬于此便有贬低他的意思,明宪宗即位后,为朱祁钰恢复了帝号,并按照帝王的规格在景泰陵增建了许多建筑。 有人说亡国之君崇祯帝没有陵墓,其实崇祯也是有陵墓的,他死的时候虽说没有建造陵墓,但人们还是将他葬进了他最宠爱的田贵妃的墓中,后来清政府又将此墓升格改造成陵墓的形式,并命名为“思陵”。 因此说朱元璋的陵墓在南京,朱允炆人间蒸发了没有陵墓,明英宗朱祁钰的陵墓在海淀,其他十三位皇帝就组成了十三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