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还看诗歌刊物吗,为什么?

要看,但看电子版居多,纸质版看得少些“你现在还看诗歌刊物吗”?看着标题我也很难过,说起这些那都是上个世纪的事情了。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在上学.工作中度过的。从我上高中的时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30 06:47:24

“你现在还看诗歌刊物吗”?看着标题我也很难过,说起这些那都是上个世纪的事情了。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在上学.工作中度过的。从我上高中的时候就开始接触诗歌了,我的语文老师家里订有《诗刊》《星星》等刊物,我和几位爱好文学的同学经常去老师家“蹭”书看,这一看不打紧,还常常“借”出来带回家中,后来干脆直接不还,而且还占为己有,老师也懒得索要,再后来自掏腰包给我们班订了上述两种诗刊以及《人民文学》等纯文学刊物。我参加工作后,单位里除了报刊外还订了许多杂志,其中不乏有文学刊物,而我自己则订了《诗刊》《星星》这两个影响力比较大的诗歌杂志。看诗读诗成了我的一大爱好,而这一习惯一直坚持到了九十年代的中期。

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正是我的同时也是很多人的“青春期”,因为诗本就属于年轻人的,青春与诗有着莫大的关系(至少我是这样认为)。诗里的激情也只有青春才有,其它的年龄段不可能复制出如此美妙的旋律,即使你纵有非常华丽的词语,但终究没有那种纯真。所以,那个年代就是诗歌的海洋,所有的报刊杂志都辟有专刊专栏专版专页,一切纸质刊物都会“蹭”诗歌的热度,好像没有刊登一两首诗歌就不叫刊物杂志一般,在这方面,那些专业性很强的刊物(甚至包括党刊)表现的尤为突出。如果有人问那个年代的人有没有接触过诗,估计绝大多数都会都会说听过看过读过写过!而这个绝大多数人中大部分都是年轻人(当然我也在其中),当时诗坛上涌现出的大咖们大部分也都是年轻人,有一首《年轻的朋友来相会》道出了心声:“光荣属于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时间进入新世纪后,诗歌的繁荣在达到了一个极致的鼎盛时期后开始渐渐的“安静”下来。我也告别了那些诗歌刊物,不再写诗,不再看诗,不再读诗。尤其是近几年来,很少看书买书了,有时候报刊上有诗我也熟视无睹,压根儿就没有想看的欲望了,究其原因不外乎年龄大了,没有了往日的激情。有时候老婆和孩子问我,为什么不看诗写诗了?我回答说“诗已经到了更年期,再说也没有发现有好诗可读了”,不知道我的这番话会不会引起母女俩的叹息!

如果不是因为去年我加入了《今日头条》并且爱上了它的话,估计也不会再去读诗写诗了。即使断断续续的在写诗,但质量却并不怎么高,有时候竟然连一句话也写不下去。写诗讲究一气呵成,没有了激情,何以写诗?!

诗,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谢谢阅读!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不喜勿喷!欢迎在评论区留言!配图来源于网络及个人手机相册。)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