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这句诗实在是太有名了。千百年来只要是送人往西走,基本上就会借用王维的这句诗来劝酒。故人难再遇,古时不像咱们现在,随时可以视频电话联系,一旦出了远门,可能就真的再也
《阳关三叠》是中国十大古琴名曲之一,艳称今古。惜别之意悠长不露,相传至音节最高者,倚笛亦为之裂。而此曲便是依摩诘的这首《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谱写而成: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格律上,此七言绝句二、三句失粘,谓之“折腰体”。我曾试以换序、换字等方法使其粘连,但均觉逊色。想来精通音律的摩诘,为此诗转、结两句,也是宁失粘,不失意。重律而不唯律也。
起承两句将行尘、折柳甚为巧妙地藏于画中,为转承句做足铺垫。
而转结两句实由南朝沈约的《别范安成》诗句“莫言一杯酒,明日难重持”化出,但用笔更为曲折,也更真挚感人。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摩诘在此诗中,并非直接抒发自己的惜别之情,而是将离别的伤感,透过对友人的关心和体贴反衬出来,语浅味深,声情沁骨。
《王孟诗评》曰:“更万首绝句,亦无复近,古今第一矣。”《唐风定》曰: “风韵超凡,声情刺骨,自尔百代如新,更无继者。”
“送别”是近体诗词一个很常见的主题,其运笔基本上都是以此诗为模,先写别景,再写别情,但均难出其右。而我心目中觉得能一比的也唯高适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