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总理默克尔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两人的关系,从整体上来说是不错的。当然,由于两人各自代表自己的国家利益,所以不可能建立完全意义上的私人友谊。
之所以说默克尔和普京两人有
默克尔和普京两个欧洲政坛“常青树”在外交领域打了十几年交道,双方私下的个人关系还是比较融洽的。而这种融洽是基于两人性格相近、早年经历和长期执政基础之上的。
默克尔之所以同普京有共同语言,和两个人的性格息息相关。普京从小要强,性格内敛但富有成见。默克尔早年受家庭影响养成了意志坚定的习惯。而由于普京毕业于法律系,默克尔是物理学毕业,这两个职业又养成了双方严谨的性格和缜密的逻辑思维。
不光是性格相近,两人的早年经历也较为类似,普京大学毕业后进入克格勃,后被派往东德进行特工工作。而默克尔在东德深受马克思主义的熏陶,苦心钻研俄语,并曾游学前苏联。这种异国的经历更使得双方对彼此国家民族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深刻的理解。而正是这种早年经历使得默克尔与普京非常聊得上来。
早在2002年时任德国反对党领袖的默克尔在会见普京时,双方就畅谈言欢在欧洲问题上各抒己见,彼此间留下了良好的印象,默克尔事后将此次会面称之为“克格勃面试”。从那时开始之后的双方会面当中就不再只有冷冰冰的官方套话,加入了寒暄与互致慰问,甚至有时私下场合双方还能开开玩笑。俄罗斯高官曾透露,普京在欧洲政治当中最重视的意见,就是来自默克尔。而在对话中能让普京失态的恐怕也只有默克尔。
当然作为两国元首需要以国家利益为重,所以两人有共识也有交锋,这一点在2014年乌克兰危机时一览无遗。俄罗斯在利用乌克兰内乱之际,占据了克里米亚,而且鼓动了东乌独立。默克尔在第一时间获悉后就立刻电联普京交涉,据俄罗斯相关人士透露当时普京接默克尔电话时如同在吵架,一向情绪稳定的普京罕见的大发雷霆情绪激动。而当年的11月澳大利亚G20峰会期间,普京罕见的同默克尔进行单独的闭门会谈,连翻译都没有带,一口气就谈了4个小时,最后默克尔气冲冲的摔门而出。
但是作为欧洲关系最为紧密的俄欧关系,默克尔多少还是保持中性的,在交锋的同时也在保持着同普京的沟通渠道,毕竟在能源问题、乌克兰和叙利亚问题、美欧问题上要是需要普京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