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给宝宝的饮食要怎么规划?

幼儿是正处于身体和大脑的发育期, 充足、合理的营养对他们尤其重要。营养来源于食物,因此作为专业的膳食营养人员必须合理安排好幼儿的每日饮食,以确保幼儿能够健康成长。那么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18 03:31:02

幼儿是正处于身体和大脑的发育期, 充足、合理的营养对他们尤其重要。营养来源于食物,因此作为专业的膳食营养人员必须合理安排好幼儿的每日饮食,以确保幼儿能够健康成长。那么平时给宝宝的饮食要怎么规划?

平时给宝宝的饮食要怎么规划?

一、营养素搭配合理、均衡,品种多样化

营养是保证幼儿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最重要的因素。没有一种天然食品, 能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比如说鸡蛋的营养价值高, 是指它所含的蛋白质等营养成分高; 母乳是婴儿理想的食品, 但母乳含铁极少; 精面粉细腻好吃但缺少维生素B。

⋯由此看出, 只有合理地搭配食物,才能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的需要。因此, 在安排膳食时, 应本着种类多, 品种全这个原则, 合理地搭配各种食物。如谷类、肉类、蛋类、蔬菜类、豆制品等, 不仅每天都应食用到, 而且各种食物的数量在膳食中也要有一定的比重才能为幼儿提供丰富的营养。如:根据《幼儿园3~6岁儿童一日膳食计划要求》,在制订幼儿食谱时 必须保证幼儿每日的谷类食物100克~125克, 肉类60克~70克, 蛋类30克~60克, 蔬菜100~125克, 水果每天1次, 牛奶每天一次每125ml,豆制品每周2~3次, 每次20克~30克, 为使营养搭配均衡, 每周还可为幼儿安排一些粗粮制品等。幼儿园必须按量配餐, 按量制作, 幼儿按量进餐, 但要把握“适度”原则, 使“量”能满足幼儿各种营养素的要求, 能吃饱, 不浪费, 从而保证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 起到平衡营养的作用。

二、根据幼儿年龄特点, 合理搭配膳食。

3~6岁幼儿正处在身体生长、智力发育的关键期,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新陈代谢旺盛, 生长发育与生活活动需要的物质和能量增多。很多家长只知道让孩子多吃鱼、肉、虾、菜等, 可是往往忽略了含有丰富营养的谷类食物。幼儿谷物摄取量不足, 同样会使营养失衡。

因为:

1.谷类能提供人体所需的70%以上的热量和50%的蛋白质。

2.谷类中含丰富的B族维生素, 其中维生素B1可增加食欲、帮助消化, 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 维生素B2可预防口角炎、唇炎、舌炎等。

3.谷类还能提供一定的植物性蛋白质, 这些营养对幼儿生长发育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4.谷类中含有含量丰富的矿物质, 主要包括钙、磷、钾、铁、铜、锰、锌等。

5.谷类中脂肪含量少, 大部分为不饱和脂肪酸, 容易吸收和摄取。

6.谷类还含有少量的卵磷脂, 这是人类大脑必需的营养成分, 可以促进大脑的发育。

因此, 在安排幼儿膳食中, 要科学合理地安排三餐,注意各种营养素的搭配, 一定要做到粗细粮搭配, 荤素菜搭配, 甜咸搭配, 干稀搭配, 两点一餐主副食花样不重复。作为专业厨师,在安排食谱时, 力求做到精心设计, 合理搭配, 主副食并重。

早点, 根据幼儿上午学习比较多一些, 活动量相对大, 消耗体能多的特点, 主要安排一些热量高, 蛋白质多的食品。每天早点有牛奶加饼干或其他谷类食物, 使营养素互补, 有利于幼儿对营养素的吸收, 早点热量占全天总热量的5%以上。午餐以营养丰富, 吃饱、吃好为原则。

中午孩子胃口大开, 一般食欲较好, 加之下午还要活动, 安排幼儿午餐食谱时数量要足, 质量要高。在午餐配备时注意除了有一定的谷类食物外, 两菜一汤( 一荤一素) , 主副食并重, 根据季节安排一些新鲜蔬菜、谷类和动物性食物, 午餐热量占全天总热量的40%左右。在制定地点时, 主要安排水果和谷类食物, 每周安排1~2次稀点心。以起到营养素互补, 促进消化的作用, 热量占全天总热量的10%。

为使幼儿肌体能充分吸收营养, 还必须在制作上下功夫, 遵循“精加工、细制作, 粗细搭配, 符合本地饮食习惯”的原则, 厨师要按照食谱精心制作成各种形状各种颜色的食物( 如番茄酱、玉米、胡萝卜、香肠、高粱面、黑芝麻、红枣、黑米等) , 这样做不但吸引幼儿的兴趣, 还增加了他们的食欲, 提高了食物的摄入量, 从而满足了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三、定期营养计算, 科学评价分析是合理调配膳食的基础

幼儿的生长发育是否正常,与他们饮食中各种营养素的质量及摄入量有关。如膳食搭配合理,三餐分配得当, 能使幼儿体格健壮, 智力健全, 身心健康成长。营养计算是检验幼儿营养是否均衡, 食物搭配是否合理, 评价膳食营养质量, 调整和实施营养改进计划必不可少的依据。因此, 要定期进行营养计算, 这是合理调配膳食基础的保证。在膳食评价中做到“五量”“四比”。

“五量”: 即:

1.每人每天每种食物的进食量。

2.八大类食物日进食量。

3.平均每人每日摄入食物量。

4.热量食物来源分布量。

5.蛋白质来源分布量。

“四比”即:

1.各大营养素每人每日摄入量占供给量的百分比。

2.三大产热营养素热量占一日总热量的百分比。

3.各类蛋白质量之比。

4.脂肪摄入量占总脂肪摄入量的百分比。

通过认真计算分析,合理调整改进, 使各大营养素的摄入量均占总摄入量的90%以上, 从而满足幼儿每餐各种营养素的需要。

四、认真执行合理的膳食制度, 确保幼儿正常生长发育。

执行合理的进餐时间和次数, 是保证幼儿正常生理活动的需要。幼儿进餐提倡定时、定点、定量。定时就是吃饭有一定的时间, 两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间隔过长会使胃肠完全排空, 造成严重饥饿而消耗组织中的营养素,间隔过短, 幼儿胃肠中的食物还未消化吸收, 根本无食欲。所以两餐之间间隔时间长短, 应取决于食物在胃中停留的时间, 一般混合性食物在胃中停留3~4小时左右, 故两餐间隔以3~4小时为宜。

定点就是幼儿吃饭时要有一定的地点和固定位置。如: 有的幼儿从小吃饭就没有定点, 边吃边玩, 甚至要成人喂, 根本无规律,这样就很难形成正常的生活规律, 幼儿也缺少良好的食欲感, 既影响幼儿对营养素的摄入, 对幼儿的发育也极为不利。

定量是要根据制定的膳食计划、规定的进食量去实施。因此在制定一周带量食谱时, 要按照幼儿每日食谱的定量和市场、季节所供给的情况, 以及上周营养分析的结论和菜肴烹饪情况, 仔细分析,及时调整幼儿下周食谱, 使幼儿的营养更加合理完善。

建议妈妈们关注的以下几个方面

宝宝独立性和自理能力的成长

宝宝开始在餐桌上表现自己的独立性,对自己吃的东西变得挑剔的同时,也更愿意尝试。宝妈们可以借这个机会,给宝宝介绍不同类型、不同性状的食物,吃饭时候的混乱不可避免,但这是宝宝成长、自立自理的必经之路。

与家庭用餐时间同步

宝宝对大人们在吃些什么、怎么吃,会更为敏感、关注。如果能够尽可能地安排宝宝的用餐时间与家庭用餐时间同步,宝宝会注意到大人们的这种“社交”方式,并进行模仿:吃饭间的交谈、吃饭时的方式和礼仪、如何使用餐具。

变大的胃口

对于这个阶段的宝宝,大运动持续发展——爬、站、走。大运动的发展,消耗宝宝更多的精力,也会让食欲增加。如果在宝宝喂养的过程中,家人一直尊重宝宝,不强压硬喂,会很容易看出宝宝食量的变化,也更容易看出宝宝吃饱了、及对某些类型的食物不再感兴趣。

结语:合理的膳食制度包括合理的就餐时间安排、就餐次数和每餐的热量分配,保证消化系统的健康发育。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