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到底应该怎么对应?

谢谢邀请,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统称“三观”。看上去很空洞,其实很实在。它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甚至决定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的命运,真实不虚。
一、世界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8 19:18:52

谢谢邀请,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统称“三观”。看上去很空洞,其实很实在。它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甚至决定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的命运,真实不虚。

一、世界观,对世界的看法。这里首先要搞明白世界是什么?我们通常所说的世界是看得到的东西,比如山川河流、天空大地,还有生活在天地之间的人和动物。但对于人类来说,还有另外一个世界,即精神世界。对于自然的世界,人们大体上看法是一致的,因为人的身体感觉是一样的。精神世界则不同,因为它看不见摸不着。看不到精神世界就是肉眼凡胎,看到它就多了一双心灵的眼睛,即开天眼。怎样才能看到这个世界呢?只能靠反思。孔子早就告诉我们,“学而不思则殆”,就是这个意思。如果按照二八定律,只有百分之二十的人才能看到这个世界,这百分之二十的人看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与百分之八十的人不同,这部分人是社会精英。其特点是把人的聪明才智发挥出来,用在自然世界中就是科学家,用在社会中就是行政、企业领导人。苏格拉底早就说,“去认识你自己吧!”。其实认识自己就是认识世界。

二、人生观,活着的意义。因为生命有限,谁都会想知道究竟为什么活着?比如快乐、幸福。人总不会把痛苦设定为意义!可痛苦总是与我们不期而遇,比如生老病死,还有爱别离苦、求不得苦等,即佛家所说的八苦。其实,我们客观上看,人生快乐、幸福总是短暂的,而痛苦烦恼却总是与我们形影不离。所以,痛苦和烦恼才是人生的本质,没什么好纠结的。既然我们选择了做人,就应该坦然接受。从这个意义来说,一个人是否活得精彩不仅在于追求快乐、幸福,更在于和痛苦、烦恼和谐共处。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宗教告诉我们清心寡欲,道家告诉我们自然平衡,儒家告诉我们积极进取。我比较崇尚儒家的观点,一方面要自强不息,另一方面要厚德载物。此乃人生的立足之本!

三、价值观,人生的坐标。如果说世界观告诉我们如何真实的看待世界,人生观告诉我们如何面对生活,那么,价值观就告诉我们如何选择人生的道路。因为人生是社会的人生,不是一个人的人生。从家庭开始,扩展到国家、再扩展到全人类,我们时时处处都在与“他人”生活在一起。我们总是感到有另外一双眼睛在盯住我们(萨特用语)。怎么做才能让自己舒服一些?这个答案很简单,就是我们必须让别人舒服一些自己才能舒服一些。人性的本质是利己的,但为了利己,我们必须学会利他。为此,人类大思想家给出许多坐标定位,孔子说的“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被评为“金律”。但各国根据自身的情况又划定不同的价值取向。我国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西方国家标榜自由民主。这里必须明确一点,价值取向只要适合自己的国家就是对的,就是好的,所谓的“普世”价值观都是骗人的把戏。德国著名法学家萨维尼说“人的行为有效性取决于场所”。这就是著名的“法律关系本座说”,运用到价值体系也是如此。

最后说一句,三观不和人就不会尿到一个壶里。这话听起来粗俗,但话糙理不糙。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提升三观,就是提升社会的层级,就是提升生命的质量。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