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例子有哪些?

诚谢邀请。美文美生活是一名高中语文教师,经常指导学生写议论文,也经常和学生一起收集写作素材,整理可以证明观点的写作例子。所以,我愿意就这一问题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千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24 08:34:25

诚谢邀请。美文美生活是一名高中语文教师,经常指导学生写议论文,也经常和学生一起收集写作素材,整理可以证明观点的写作例子。所以,我愿意就这一问题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意思是走一千里路,也是从迈开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的成功,是从小到大逐渐积累起来的。也就是说,但凡成大事者,都是从一点一滴做起的 不能因为事情小而不为之,点滴积累是非常重要的。再艰难的事情,只要坚持不懈,也一定能够成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四章》,原文中就有相关的例子。原章节的相关内容为:“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意思是合抱粗的大树,也是由细小的幼苗长成;九层高的平台,也是由一筐一筐泥土砌成的;千里远的行程 也是由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类似的例子还在《劝学》中出现,“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舍之,金石可镂。”意思是,因此,如果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连走十天,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如果雕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雕刻下去,即使金石也能雕刻成功。学习做事做人,都需要修养品德气质,保持专一的品质,保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态度,善始善终,以期达到完全而纯粹的精神境界。这样,我们才能把学业学好,把事情做对,把人品做端。要想成就大事,应该多着眼于细微之事,多重视细微之事,做好细微之事。

每个人理想不尽相同,有的远大,有的现实,有的很容易就实现。但无论哪种情况,都应该牢记这句话: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事情的成功,多是从细微之处开始。人世间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任何人都只有通过不断地努力,才能凝聚起改变自身命运的爆发力。认准方向朝着理想,从小处做起,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地走下去,成功一定会属于自己。这或许就是成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给予我们的启示。总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例子有很多,最经典的莫过于《老子.道德经》和《荀子.劝学》的相关章节。它告诉我们,要“始于足下”,首先得有千里之行的远大理想;要“千里之行”,必须得有脚踏实地的扎实行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成于足下。

再次感谢邀请。欢迎关注,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或者发表不同意见。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